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出席并在AIPA-43上发表讲话

11月21日下午,第43届东盟议会联盟大会(AIPA-43)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正式拉开序幕。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率领越南国会高级代表团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出席并在AIPA-43上发表讲话 ảnh 1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出席并在AIPA-43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11月21日下午,第43届东盟议会联盟大会(AIPA-43)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正式拉开序幕。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率领越南国会高级代表团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以“共促进步,致力于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的东盟”为主题的第43届东盟议会联盟大会重点讨论和平、安全、多边主义和东盟核心地位等问题;加强议会外交,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通过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的综合方法促进议会合作以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旅游推广和经济复苏方面的能力建设;加强数字化转型,以夯实全方位社会保护防线;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以实现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性、包容性和韧性;加强女议员在推进有关女性、和平与安全议程方面的作用;促进青年参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东盟共同体。

在全体会议上,国会和AIPA成员国议会领导人一致认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特别是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密切合作,遵循国际法,和平对话并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王廷惠强调,越南国会高度评价东道国柬埔寨的2022年东盟主席和AIPA轮值主席国的作用,以及东盟成员国为应对挑战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决心,致力于地区的和平、合作与繁荣。

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出席并在AIPA-43上发表讲话 ảnh 2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王廷惠主席强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自应对这一挑战;团结、凝聚力和相互支持是帮助东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历经55年的建立和发展,进入东盟共同体建设的第7年,东盟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本地区在和平、稳定与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组织,充满活力和高度融合的经济体,包容、以人为本和以人为中心的共同体,是地区和世界各国和各组织值得信赖的可靠伙伴。

王廷惠主席呼吁东盟各国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日益团结、灵活、主动适应、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东盟共同体。在东盟的发展历程中,东盟各国国会和议会作为立法机构,一直为东盟共同体建设构建法律基础。王廷惠表示,AIPA是区域议会间合作的典范,有助于促进代表东盟国家人民意愿和愿望的机构间的合作;通过立法、最高监管、资源配置便利化等方式,大力发挥东盟各国政府的作用,携手东盟各国政府应对困难和挑战,加强民心相通。

王廷惠对第43届东盟议会联盟大会的议程表示欢迎,同时高度评价AIPA-43主席的讲话以及成员议会代表团团长提出的意见建议。王廷惠强调越南国会将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竭尽全力兑现AIPA-43通过的决议。

王廷惠强调了巩固东盟在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中的团结协作和中心作用的重要性;促进成员议会对东盟总体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各成员国之间在促进经济发展、缩短发展差距、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防控疫情、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保、能源和水源安全保障等。

进一步巩固和革新AIPA组织活动,加强地区各国之间的立法和执法的关系;积极主动促进性别平等,加强女性和青年立法和执法赋权;加大有关AIPA、东盟的宣传推广力度。2023年,越南将承办各国议会联盟全球青年议员论坛。王廷惠希望AIPA各成员议会和各合作伙伴将积极参与这一重要活动。(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电视台团委书记阮怀担。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制定青年人力资源长期发展战略

征求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的意见,在党制定国家重要路线、政策和决策中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他们当家作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时,每一名团员和青年不仅是“为党建言”,更是“秉持党的精神行事”,使每一个想法成为促进革新的动力。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第57号决议: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行政体系

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22日签发关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的第57号决议(57-NQ/TW)正由各行业和地方本着快速、强有力、可持续、安全的方针深入、广泛而高效地落实。各产业和地方正积极从被动接受行政手续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创新、服务人民和企业的状态。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和出席越南教师节(11/20)纪念典礼的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国家主席梁强:教育创新和质量提升是迫切要求

国家主席强调,本着团结、创新、改革的精神,教育部门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胡志明关于教育培训的思想,尤其是最新发布政治局关于推动教育和培训实现突破发展的第71-NQ/TW号决议;集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解决制度、机制、政策上的瓶颈和障碍;推动教育培训领域的创新与建设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