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亚洲与欧洲社会和经济包容性发展

17日,为期两天的关于推动亚洲和欧洲社会和经济包容性发展的亚欧会议在庆和省落下帷幕。
推动亚洲与欧洲社会和经济包容性发展 ảnh 1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庆和省——17日,为期两天的关于推动亚洲和欧洲社会和经济包容性发展的亚欧会议在庆和省落下帷幕。

在16日和17日两天内,会议已集中讨论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包容性发展、实现“不让任何人掉队”目标实施经验与实践、提升有关各方的作用和参与度和推动欧洲和亚洲在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中的合作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

会议强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是有助于处理发展核心问题的全球性机制,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把增长模式向绿色经济转型、减少碳排放,提高居民、社区和国家的韧性等注入动力。

推动亚洲与欧洲社会和经济包容性发展 ảnh 2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图自越通社

会议上,代表们已分享关于加强社会链接性、金融包容性、包容性增长倡议、发展规划、改善残疾人福利系统等许多好经验和模式。许多亚欧会议成员已高度评价越南,特别是中部以南、西原和南部以西等地区各省在展开各合作项目和合作计划中的努力,并一致同意继续推动合作,有效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会议还强调了加强各社会成分的作用和参与度,其中注重实现数字世界中经济和社会包容性发展,推动优质教育、性别平等和私营地区的作用。各位代表一致同意包容性发展问题需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和消除贫困努力中进行研究和评价,确保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源安全,建设韧性社区,为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等注入动力。

会议已就许多亚欧会议行动中加强配合的措施达成共识。会议在认识和行动上达成一致,确保可持续、创新和包容性发展成为增长的最高目标和为繁荣发展注入动力。把居民放在亚欧会议合作机制和倡议发展的核心,推动全球上各层次伙伴关系,加强地区、区域和次区域在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中的沟通,分享企业、公私伙伴关于性别平、提升创造力和竞争力等的社会责任。亚欧会议各成员还一致同意继续向发展中成员提供资金、经验、绿色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援助。

越南代表在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会议所取得的成果有助于现实化亚欧各国领导关于推动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的愿景。会议所通过的各政策建议和具体行动有助于建设亚欧关于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新合作方向。

会议已通过递交于今年12月再西班牙举行的第14届亚欧外交部长会议和于2020年在柬埔寨举行的第十三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报告。(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继续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控制通货膨胀 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刚签发第165/CĐ-TTg号通知,要求各部级机构、政府直属机构,各中央直辖省市人民委员会,各集团、国有总公司以及国家商业银行继续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控制通货膨胀、推动增长、保障各大平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和澳大利亚总督萨曼莎·莫斯廷。图自越通社

不断培育越澳关系走向深入

越南与澳大利亚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不仅体现了双边关系发展的高水平,也为今后双方继续开展更加务实高效的深入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越南四号工兵队整装待发 执行维和任务

越南四号工兵队整装待发 执行维和任务

四号工兵队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干部、队员安心工作,随时整装待发。按照计划,9月26日,该队169名干部、队员将启程前往联合国阿卜耶伊临时安全部队特派团(UNISFA)。

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梅文政9月16日在中国南宁会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韩正。图自越通社

越中关系进入日益有效务实的新发展阶段

越通社驻华记者报道,在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CAEXPO)暨2025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CABIS)框架,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梅文政9月16日在中国南宁会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韩正。

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思维。图自越通社

第70号决议: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思维

9月16日上午,中央政策与战略委员会主任阮青毅就政治局于2025年8月20日颁发关于《越南国家能源安全战略2030年的目标和2045年的愿景》的第70-NQ/TW号决议作了专题报告。

越南公安部长梁三光大将与俄罗斯联邦总统助理、国家海事委员会主席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图自越通社

进一步巩固越俄安全领域合作

9月16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公安部长梁三光大将在河内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助理、国家海事委员会主席尼古拉·帕特鲁舍夫。

第59号决议:融入国际体系助推越南迈入新时代

第59号决议:融入国际体系助推越南迈入新时代

9月16日上午,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外交部代部长黎怀忠在全国贯彻落实越共中央政治局各项决议的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指出,第59号决议的出台是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越南融入国际体系的历史性转折点,确立了融入国际体系是越南坚定迈入新时代的战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