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德越南知识分子对越南新政府寄予厚望

越南第十四届国会第十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国家最重要领导职务之后,旅居德国越南知识分子就越南近期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新政府的期待接受了越通社驻德国记者的采访。
旅德越南知识分子对越南新政府寄予厚望 ảnh 1新任政府总理范明政发表就职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柏林——越南第十四届国会第十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国家最重要领导职务之后,旅居德国越南知识分子就越南近期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新政府的期待接受了越通社驻德国记者的采访。

特里尔大学(Trier)阮文话教授认为,越南共产党推出的革新政策落地以来国家在对内和对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南国际地位和作用也提升。特别是,越南在经济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效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德国-越南经济与革新创新论坛(DVIW)副主席、旅德越南大学生协会主席阮越英博士认为,越南是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双重目标的先驱国家。越南凭借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诸多成功获得国际朋友的好感和高度评价。

阮越英博士说,越南创新型政府通过税收减免、延期纳税、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消除投资壁垒、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将革新创新、科学技术置于重要位置等系列重要决策取得重大经济成就。阮越英相信,凭借强大的内在实力、经济的高度开放,抓好党的2021-2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落实以及政府的丰富经验和高度决心,越南必将成功击退疫情,保持政治稳定以及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提及越南与德国乃至欧盟经济合作关系时,阮越英认为,这种关系正处于良好发展时期。《越欧自贸协定》(EVFTA)自2020年8月1日已正式生效,《越欧投资保护协定》(EVIPA)也正取得积极进展。越南目前是德国在东盟和亚洲地区的第一大和第五大贸易伙伴。德国是越南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进出口总额超过130亿欧元。

此外,越南已同德国及欧盟其他国家密切配合,互相帮助抗击疫情并深化多个领域合作关系。阮越英强调,十年来,越德两国在科技、革新创新、可再生能源、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对新政府在加强与东盟关系,践行国际使命以及提升东盟-欧盟互联互通水平中的作用做出评价时,阮越英认为,越南目前是东盟的火车头之一。越南凭借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2021年4月1日越南正式接任联合国安理会4月份轮值主席必将助推东海、东盟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维和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阮越英相信,在越南政府总理和政府的高度决心和创新精神下,越南与德国乃至欧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于旅居德国越南同胞对新政府的期待,阮文话教授和阮越英博士均认为,侨胞们相信党和国家继续出台英明领导路线,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同时推动越南与国际友人、特别是与德国和欧洲的关系向广度深度拓展。此外,新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为各家企业、旅德越南专家反乡投资创造便利条件。(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发表总结发言。图自越通社

政府总理范明政同清化省领导举行工作会议

11月9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范明政与各部委领导及清化省主要领导干部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公共投资资金拨付、两级地方政府模式的落实情况、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任务与措施,以及处理省领导提出的建议和请求进行了工作座谈。

国家法律门户网亮相。图自越通社

11·9越南法律日:创新法制工作--推动国家新时代中发展的动力

越南法律日(11月9日)不仅是全党、全民、全军共同尊崇宪法和法律的日子,更是提醒每一位公民、组织以及各级干部、党员要承担起“依法生活、依法办事”的责任。 在革新事业中,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将法律视为治理工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支柱,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12月19日将实现从高平至金瓯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在11月8日召开的国家重点交通工程与项目指导委员会第21次会议上,委员会主任、政府总理范明政要求各部门和地方全力以赴,确保到2025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沿海公路约1700公里,以优异成绩迎接越南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满足2026年元旦及春节期间的民众出行需求。

泰族少女表演传统舞蹈。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征求意见:聚焦文化传承与山区人力资源建设

在越南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阶段,全国各地正开展大会文件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各山区省份从省级到基层均认真落实此项任务。宣光省各族群众、干部和党员普遍认同并支持国家在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同时围绕如何更好发挥北部地区潜力与特色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

Vinfast汽车生产线。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建言:开发人力资源与民营经济潜力

越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草案受到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纷纷积极建言献策。除对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给予高度认同外,有的意见强调,有必要同步完善民生政策,培育高质量人力资源,并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有力支撑,把这些视为实现国家高增长目标的突破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