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出席“增强越南劳动技能”国家论坛

在政府总理阮春福的主持下,“增强越南劳动技能”国家论坛于11月16日上午首次在河内举行。这是规模空前的关于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活动的论坛。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出席“增强越南劳动技能”国家论坛 ảnh 1论坛全景。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在政府总理阮春福的主持下,“增强越南劳动技能”国家论坛于11月16日上午首次在河内举行。这是规模空前的关于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活动的论坛。

此次论坛要传达的信息是:想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须注重技能发展,实现体面劳动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企业同学校协调配合在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方面实现突破,进而增强越南劳动技能。

越南劳动荣军与社会部部长陶玉容致开幕词时表示,今后10-15年,现在的1/3工作岗位将受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的影响而变化;当机器人代替人工时,全球40%劳动者将没有合格的工作技能。因此,改变纺织品服装、制鞋、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是当务之急。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出席“增强越南劳动技能”国家论坛 ảnh 2阮春福参观论坛框架下举行的先进技术展会。图自越通社

阮春福在论坛上发表讲话时高度评价劳动荣军与社会部同各部门和越南工商会联合举行此次规模空前的论坛。

阮春福指出,有技能的人力资源,尤其技术娴熟的高素质人才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GDP增长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扩大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规模和提升其质量是决定性因素,其中企业的贡献必须被视为将经济体的需求与培训计划对接的突破口。

30年来,人口和劳动力的增加已成为越南GDP增长的重要引擎。不过,自2013年以来,越南的劳动力规模开始不能与经济规模相配比,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对越南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模式转型起着决定性作用。

阮春福对近三年来越南各所职业培训学校入学率已超过既定目标,有的职业100%毕业生找到工作等给予高度评价。职业培训质量提升了13个位次,进而为越南在2019年国家竞争力指数排行榜上提升10个位次做出贡献。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出席“增强越南劳动技能”国家论坛 ảnh 3阮春福同与会代表一同按下按钮启动国家—学校—企业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对接机制。图自越通社

阮春福提出三个原则。其一,更加密切关注市场的实际需求,以确保技术娴熟劳动力的供求协调;其二,促进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国内外企业的要求;其三,提高预测能力,以迅速了解并掌握下一阶段企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而制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方向。

阮春福要求劳动荣军与社会部通过社会契约呼吁学校—企业与政府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培新领域的合作,进而为经济体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这是2021-2025年国家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目标中的任务之一。

阮春福要求有职业培训学校的地方对学校与企业的职业培训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完)
越通社

更多

2025年5月27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与东盟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领导人出席第二次东盟—GCC峰会。海合会由包括科威特在内的6个成员国组成。图自越通社

为越南与科威特关系注入动力

应科威特首相谢赫·艾哈迈德·阿卜杜拉·艾哈迈德·萨巴赫的邀请,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将于2025年11月16日至24日率越南高级代表团对科威特与阿尔及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并赴南非出席G20峰会及相关双边活动。

外交部副部长阮明姮。图自越通社

充分挖掘越南与中东—非洲地区的合作潜力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即将对科威特与阿尔及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并赴南非出席G20峰会及相关双边活动前夕,外交部副部长阮明姮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分享了此次访问的意义及越南愿与三国加强合作的重点领域。

越南与联合国共同期望把人民置于发展进程的中心

越南与联合国共同期望把人民置于发展进程的中心

越南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阮明宇11月14日在外交部总部会见了联合国常驻越南协调员宝琳·塔梅西斯(Pauline Tamesis),就越南未来在各领域上的重要发展决策交换了意见。这些决策正体现在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中并正广泛征询人民意见。

苏林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指导讲话时。图自越通社

苏林总书记:确保选举取得成功的各项重点任务

11月15日上午,国家选举委员会在国会在国会大厦延鸿大会堂召开“贯彻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部署第十六届国会代表选举以及2026—2031年任期各级人民议会代表选举工作的指示”的全国会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越南首席代表乔纳森·华莱士·贝克。图自越通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越代表:越南将继续为对话、和平与创造力发声

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43届大会上,越南再次获得会员国信任,当选为本届大会副主席。这是越南连续第二次担任该职务。大会同时通过决议,建议联合国考虑根据越南倡议发起“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共有71个国家共同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