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与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举行会谈

应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邀请,老挝政府总理通伦·西苏里偕夫人率领老挝政府高级代表团于10月1日至3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与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举行会谈 ảnh 1阮春福(左)与通伦检阅仪仗队。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应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邀请,老挝政府总理通伦·西苏里偕夫人率领老挝政府高级代表团于10月1日至3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10月1日下午,老挝总理通伦欢迎仪式在主席府隆重举行。欢迎仪式结束后,阮春福与通伦举行会谈。

阮春福在会谈上对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人民取得的全面且重大成就表示祝贺,相信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老挝人民将继续取得更大的胜利,成功实现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和2016-2020经济社会发展5年计划,并成功举行2020年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与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举行会谈 ảnh 2双方会谈场景。图自越通社

通伦对第二次正式访问越南感到高兴,同时高度评价越南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事业中取得的可喜成绩,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等领域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将其视为值得老挝学习借鉴的成功模式,同时是对老挝建设与发展事业的巨大鼓舞。

两位领导人就两国国关系进行讨论时强调了两国特殊团结的重要性。双方一致同意保持各部门、行业、地方代表团的互访机制,其中实现精简、高效,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两国总理对国防安全合作的蓬勃发展感到高兴,认为这是关键领域,有助于各自国家确保稳定环境促进发展。双方一致同意有效开展有关边境地区的协议和协定,联手打击跨境犯罪,促进国防安全领域的合作文件的签署。

双方一致同意在2019年里举行越南广治省劳保-老挝沙湾拿吉省丹沙湾国际口岸“一门办理、一站式服务”检查模式效果总结会议,同时联合举行关于解决越老两国边境地区自由移民和非法婚姻问题的合作协议的总结会议。

两位领导高度评价两国贸易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 ,一致同意开展贸促活动,力争实现双边贸易额增长10-15%的目标;尽早签署关于边境贸易基础设施发展与对接备忘录等。

老挝总理承诺将为越南劳务人员申请劳务许可证办理手续进一步简化创造便利条件。

阮春福与通伦在会谈上强调维护和平、稳定、安全、遵守法律至上原则、确保航行与飞越自由与安全的重要性,支持在遵守国际法,尤其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基础上,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东海争端。双方再次强调东盟在第52届东盟外交部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宣言中关于东海问题的一贯立场,其中,各方一致同意增进互相信任,保持克制,不采取使情况复杂化的活动,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开展军事化活动,全面有效落实《东海各方行为宣言》,力争达成更加务实和符合国际法,尤其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东海行为准则”。

双方承诺继续同东盟各成员国一道促进、团结、韧性的东盟共同体繁荣发展,携手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合作、繁荣与基于原则的地区。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与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举行会谈 ảnh 3两位总理出席越老双方8份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图自越通社

会谈结束后,两位总理出席越老双方8份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值此访之际,双方发表了《越南与老挝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的伟大友谊、特殊团结与全面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 。(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杜雄越大使主持磋商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南就第十一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开展磋商

11月24日至26日,第11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审议大会指定大会主席、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杜雄越大使在奥地利维也纳主持了与各区域组织、缔约国以及设在维也纳的相关国际组织(其中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磋商活动。

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南内务部与国际伙伴政策对话会在河内举行

11月27日上午,越南内务部在河内召开内务部与国际伙伴政策对话会。国际劳工组织(ILO)驻越首席代表朴信元(Sinwon Park)、联合国妇女署驻越首席代表卡罗琳·尼亚马耶蒙贝(Caroline Nyamayemombe)、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越代表拉姆拉·哈立迪(Ramla Khalidi)和各国驻越大使和大使馆代表出席对话会。

越南与印度开展维和实地综合演习。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印度开展维和实地综合演习

在2025年越南与印度联合国维和双边演习(VINBAX 2025)框架下,11月27日,越南国防部维和局在河内与印度各相关机关及单位联合举行维和实地综合演习。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出席并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总理号召青年企业和企业家争当“六个先锋”

11月27日上午,越南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25-2030任期)在河内举行。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出席并发表讲话,要求青年企业须“心明、智清、志远”,青年企业家须“深思笃行、胸怀民族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