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新闻下午茶(2022.2.27)

越通社新闻下午茶为您梳理今日主要资讯,每天一分钟,知晓天下事!
☕️越通社新闻下午茶(2022.2.27) ảnh 1
  越通社河内——26日晚上20时45分钟,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和夫人一行专机已抵达内排国际机场,圆满结束对新加坡的国事访问。此次出访取得成功已展现出两国在进一步深化越新战略伙伴关系和保持密切配合,实现疫情后复苏的强有力承诺,充分体现新方对越南的重视。阅读全文

·值此越南医师节67周年之际,27日,国家主席阮春福在主席府亲切会见了代表全国数十万名医务工作者的全国模范医务工作者代表团。阮春福已代表党和国家领导向全国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祝福和诚挚慰问,祝医疗卫生行业将取得新的更大胜利。阅读全文

·在26日晚越南U23足球队以1比0击败泰国U23足球队,夺得2022年东南亚U23足球锦标赛冠军后,国家主席阮春福和政府总理范明政已对教练员委员会、丁世南主教练和球员们表示祝贺。阅读全文
☕️越通社新闻下午茶(2022.2.27) ảnh 2越南U23足球队夺得2022年东南亚U23足球锦标赛冠军。图自越通社

·2月26日晚,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获悉当天下午在广南省发生严重的快艇翻沉事故,造成13人死亡和4人受伤的报告后已向广南省快艇翻沉事故遇难者表示哀悼以及向遇难者家属和受伤者表示慰问。阅读全文

· 27日,胡志明市团市委启动了2022年第13次胡志明市“青年科学知识分子志愿者”计划。该计划将于2月至12月展开,共有30支青年知识分子志愿者队参加。

·乂安省旅游业力争实现2022年接待游客人数330万人次,同比增长91%,其中国际游客1万人次,比2021年增加107%,旅游收入达3万亿越盾。

·2022年,农民协会将同越南邮政总公司配合,援助750万个农户在Postmart.vn电商平台上更新信息。

·和平省力争实现2022年接待游客人数达25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逾5万人次,旅游收入逾2.4万亿越盾。

·越南石油集团旗下的后江一号石油电力项目管理委员会表示,后江一号热电厂两个机组将于今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

·为了实现2022年越南贸易进出口增长6-8%的目标,越南出口寄希望于连续3年年均为GDP贡献500亿美元的手机行业。

·越南水产品加工与出口协会(VASEP)秘书长张廷槐对2022年越南水产品的出口机会作出评估时表示,随着全球对水产品的需求仍在增长每年5%左右,2022年越南水产品出口量将持续增长。其中,虾类仍是促进越南水产品出口发展的主要产品。

☕️越通社新闻下午茶(2022.2.27) ảnh 3越南航空总公司荣获2022年亚洲出色企业精神奖。图自越通社

·越南航空总公司称,26日晚在胡志明市举行的2022年度第15届亚太企业精神奖(英文全称:Asia Pacific Entrepreneurship Awards缩写“APEA”)颁奖仪式上,该公司荣获2022年亚洲出色企业精神奖。这是连续第四年ACV获得该奖。阅读全文

·27日,东盟十国外长已发表声明,呼吁乌克兰危机有关各方进行对话。东盟外长在声明中已呼吁有关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尽力通过包括外交措施在内的各渠道追求对话,旨在控制趋势。 (完)

越通社

更多

范明政总理与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出席越南与南非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南坚定支持非洲提升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南非媒体认为,范明政总理此访以及与南非达成的协议延续了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近期对越南国事访问的结果,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并在农业、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和科学技术等领域扩大合作。

河内市委常务副书记阮文锋代表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分别向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三省各移交100亿越盾援助款项。图自laodongthudo.vn

河内市向得乐省、林同省与庆和省提供300亿越盾救灾援助

为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践行“河内为全国、与全国同行”的精神,河内市于11月24日下午在国会大厦举行援助资金交接仪式,向近期遭受持续暴雨和洪灾严重影响的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省提供总额300亿越盾的救灾资金。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

11月24日上午,由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在河内开幕。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11月23日,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美国驻越南外交使团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在河内联合举办“越南—美国友好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纪念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1995—2025)系列重要活动之一。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