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2013年《宪法》实施10周年:多项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和国际法

胡志明市法律大学于10月16日举行“2013年《宪法》实施十年”的学术研讨会。
越南2013年《宪法》实施10周年:多项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和国际法 ảnh 1胡志明市法律大学于10月16日举行“2013年《宪法》实施十年”的学术研讨会。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 ——胡志明市法律大学于10月16日举行“2013年《宪法》实施十年”的学术研讨会。

行内专家在研讨会上强调,2013年《宪法》实施10年的实践表明,其中许多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和国际法。

具体的是,人权和公民权利限制原则是2013年《宪法》中最突出的内容之一,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越南国家对人权问题的关注,而且也体现了越南的民主程度以及越南法律与国际法的兼容性。国际人权法。该原则要求: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权利限制,限制的目的是保护国家和社区的特别价值。

胡志明市法律大学行政与国家法学院讲师阮梅英硕士表示,2013年《宪法》是越南第一部正式将此内容确立为宪法原则的宪法。其中第14条第2款规定,“人权、公民权利只有在国防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社会道德、公共卫生等必要的情况下,才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受限制”。该原则确定了国家机构实施的权利限制措施的合宪性的界限。

阮梅英指出,2013年《宪法》规定,对人权和公民权利的限制必须是为了保护更大的价值,包括“国防、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社会道德和公共卫生”。这些限制措施只有在有必要保护社区、社会的价值和共同利益或国家存亡才能由国家主管机构采取。

目前,国际法限制基本权利的理由中,“保护公共秩序(public order)”是最为普遍的根据之一。因此,以确保“公共秩序”为目的权利限制得到了许多有关人权的国际文件的认可。 《世界人权宣言》(UDHR)第 29 条承认,在民主社会中,为了“满足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公正要求”,个人权利可能受到限制。由此可见,2013年《宪法》关于人权和公民权利限制原则符合国际法和客观实际。

越南2013年《宪法》实施10周年:多项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和国际法 ảnh 2原国会办公厅副主任陈玉唐教授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另一方面,原国会办公厅副主任陈玉唐教授谈及2013年《宪法》中国家权力的行使问题时表示,2013年《宪法》首次将控制国家权力问题宪法化。其中,国家权力除了分配和协调外,还对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利的行使进行控制。(完)

越通社

更多

胡志明市一角。图自越通社

📝时评:激发奋发图强的渴望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许多重要讲话和文章中,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明确指出,要确立关于新纪元——民族奋发图强纪元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概念已成为越南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通用术语。然而,一些敌对势力却蓄意歪曲、破坏这一理念。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主持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全国视频会议。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主持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全国视频会议

6月22日下午,越南政府总理、国家目标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央竞赛奖励委员会主席范明政主持召开全国视频会议,总结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减贫等国家目标计划以及2021-2025年 “全民携手建设新农村”、“致力于贫困人口——不让任何人掉队”两大运动的落实情况。

杜雄越大使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递交委任书。图自越通社

联合国评价越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典范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凭借近年来越南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越南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参与联合国重要进程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