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2013年《宪法》实施10周年:多项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和国际法

胡志明市法律大学于10月16日举行“2013年《宪法》实施十年”的学术研讨会。
越南2013年《宪法》实施10周年:多项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和国际法 ảnh 1胡志明市法律大学于10月16日举行“2013年《宪法》实施十年”的学术研讨会。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 ——胡志明市法律大学于10月16日举行“2013年《宪法》实施十年”的学术研讨会。

行内专家在研讨会上强调,2013年《宪法》实施10年的实践表明,其中许多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和国际法。

具体的是,人权和公民权利限制原则是2013年《宪法》中最突出的内容之一,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越南国家对人权问题的关注,而且也体现了越南的民主程度以及越南法律与国际法的兼容性。国际人权法。该原则要求: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权利限制,限制的目的是保护国家和社区的特别价值。

胡志明市法律大学行政与国家法学院讲师阮梅英硕士表示,2013年《宪法》是越南第一部正式将此内容确立为宪法原则的宪法。其中第14条第2款规定,“人权、公民权利只有在国防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社会道德、公共卫生等必要的情况下,才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受限制”。该原则确定了国家机构实施的权利限制措施的合宪性的界限。

阮梅英指出,2013年《宪法》规定,对人权和公民权利的限制必须是为了保护更大的价值,包括“国防、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社会道德和公共卫生”。这些限制措施只有在有必要保护社区、社会的价值和共同利益或国家存亡才能由国家主管机构采取。

目前,国际法限制基本权利的理由中,“保护公共秩序(public order)”是最为普遍的根据之一。因此,以确保“公共秩序”为目的权利限制得到了许多有关人权的国际文件的认可。 《世界人权宣言》(UDHR)第 29 条承认,在民主社会中,为了“满足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公正要求”,个人权利可能受到限制。由此可见,2013年《宪法》关于人权和公民权利限制原则符合国际法和客观实际。

越南2013年《宪法》实施10周年:多项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和国际法 ảnh 2原国会办公厅副主任陈玉唐教授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另一方面,原国会办公厅副主任陈玉唐教授谈及2013年《宪法》中国家权力的行使问题时表示,2013年《宪法》首次将控制国家权力问题宪法化。其中,国家权力除了分配和协调外,还对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利的行使进行控制。(完)

越通社

更多

原解放通讯社记者阮青斌。图自越通社

1975年春季大捷:解放通讯社的战地记者

1975年春季大捷开启了越南历史的新纪元——国家统一纪元。与从四面八方进军西贡的解放军队伍一样,越南通讯社与解放通讯社的记者、电报员、技术员们也协同作战,形成了一条紧随战事前线的“信息战线”。

梁强与通伦一同参观由越通社举办的“越老伟大友谊、特殊团结与合作关系”图片展。图自越通社

越老伟大友谊图片展在万象举行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在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于4月25日与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一同参观了由越通社举办的“越老伟大友谊、特殊团结与合作关系”图片展。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部长潘文江大将和老挝人民党中央委员、国防部部长卡姆梁·欧塔凯松上将。图自越通社

越老两国国防部加强合作

越通社驻万象记者报道,陪同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的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部长潘文江大将于4月25日会见了老挝人民党中央委员、国防部部长卡姆梁·欧塔凯松(Khamliang Outhakaysone)上将。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图自越通社

国家主席梁强与旅老越南侨胞和企业代表会面

4月25日下午,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会见旅老越侨社团、企业家、知识分子和越侨社群代表时坚信,旅老越侨社群将继续稳定发展、融入社会、遵守当地法律,成为加强越老特殊友谊关系的坚实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