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副总理范平明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

应老挝副总理兼外长通伦·西苏里的邀请,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从12月4日至5日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
应老挝副总理兼外长通伦·西苏里的邀请,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从12月4日至5日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

12月4日,范平明副总理与通伦副总理举行会谈,就加强双方关系的系列措施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两国副总理一致认为,两国外交部举行年度磋商是极为重要的,旨在共同分享、交换信息及联合行动,有利于两国建国卫国和融入国际社会事业和造福两国人民,从而进一步巩固越老特殊关系。

两国领导人对展开落实“越南老挝边境界碑加密及改造工作总体计划”和《越南政府和老挝政府关于解决两国边境地区自由移民和非法婚姻问题协议》过程中所取得的结果给予高度评价。双方力争按照两国所达成的协议从2015年1月7日正式将越南广治省劳宝国际口岸和老挝沙湾拿吉省德里萨国际口岸“一站式”口岸检查模式投入运行。

两国副总理重申,两国将加强与东盟其他成员国密切合作,力争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为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范平明副总理重申,越南将支持老挝担任2016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愿同老挝密切合作,为老挝成功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做出努力。

会谈结束后,范平明副总理与通论副总理签署了2014-2020年越老外交部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促进两国外交部的合作关系。

访问老挝期间,范平明副总理礼节性拜会了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利·赛雅贡和政府总理通辛·坦马冯。

朱马利总书记对越南共产党老与挝人民革命党的良好合作关系表示满意,并表示相信双方继续紧密合作,确保2016年各自国家党大会成功举行。

通辛总理对两国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表示高兴,同意早日签署双边贸易协定,为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20亿美元的目标创造条件。
老挝两位领导人均高度评价两国外交部的磋商,认为这是双方需要进行的必要工作。

范平明副总理重申,越南外交部将继续加强与老挝外交部的紧密合作,为不断巩固和密切越老特殊关系,造福两国人民,以及为各自国家革命事业的成功等做出贡献。

当天下午,在老挝外交部总部,范平明副总理向老挝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蓬沙瓦·布法(Phongsavath Boupha)和老挝司法部部长本格•桑松萨(Bounkeut Sangsomsak)授予越南二级独立勋章,并向老挝外交部一些个人和集体授予越南三级独立勋章和友谊勋章。(越通社-VNA)

更多

芒族人开夏节。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芒族人民团结一致 决心与党共创未来

征求人民对提交越共十四大各项文件草案的意见是发挥民主性并在国家发展道路上动员全民智慧和心血是重要一步。这一过程得以广泛、公开、透明进行,聚焦重大议题,确保文件反映人民的意愿和愿望,同时增强信任,凝聚社会共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提交越共十四大的各项文件内容,满足新时期国家发展要求。富寿省人民坚信团结一道,决心与党共创国家未来。

国会经济与财政委员会主任潘文买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国会常委会第51次会议:以创新思维推动立法工作

11月5日晚,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就国会决议草案关于解决《土地法》实施过程中困难障碍的若干机制政策;国会关于落实2025年8月22日政治局第71-NQ/TW号决议中有关教育与培训突破性发展的决议草案的若干特殊机制和政策;《国家储备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讨论和提出意见。

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推动高科技活动发展

按照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的议程安排,11月6日上午,国会代表分组讨论了三项法律草案,分别为:《建设法(修正案)》、《地质与矿产法若干条款修改补充法案》以及《农业与环境领域相关法律若干条款修改补充法案》。

越南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邓明魁代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主持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预算与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前省长阿纳托利·阿尔塔莫诺夫颁发友谊勋章。图自越通社

越南向俄罗斯友人颁发友谊勋章

11月4日,越南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邓明魁代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主持了仪式,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预算与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前省长阿纳托利·阿尔塔莫诺夫(Anatoli Dmitrievich Artamonov)颁发友谊勋章。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聚焦科技合作议题

在第十七届东海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越南外交学院11月5日在岘港市同越南海岛局、农业与环境部、岘港市外务局及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科技合作: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2025年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

坚海特区区委副书记段红唯。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期待对特区出台具有特殊性的机制和政策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提出意见时,安江省坚海特区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表示,提交越共十四大的政治报告草案充分体现了发展思维上的创新与突破、战略眼光以及建设一个富强、繁荣、幸福国家的宏伟愿景。通过此举,干部、党员和人民积极为党的路线方针建言献策,聚焦国计民生重大问题,并紧密结合地方与国家的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