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4月1日在主席府会见了正在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六次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ảnh 1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右)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越通社记者 颜创 摄


越通社河内——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4月1日在主席府会见了正在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六次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陈大光对近期中国成功举行“两会” 暨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表示祝贺,并强调,由胡志明主席与毛泽东主席亲手缔造和两国历代领导人精心培育的越中“同志加兄弟”睦邻友好关系已成为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应继承、保护及发扬的宝贵财富。陈大光强调,越南党、国家和越南人民一向重视越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愿与中国党、国家和人民努力促进这一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陈大光建议两国加强两党两国的关系,其中集中于加强政治信任、保持高层领导互访与会见,加强两国各部委、行业、企业和人民的交流。双方应关心指导各级行业准确和充分落实所达成的各项合作协议;促进经贸投资合作,使其与两国政治关系相称,为双方各层人民加强交流、相互了解和信任提供便利条件。两国各部委行业应加强经济互联互通,促进双边贸易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扩大和提高互利合作领域的效果,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

陈大光建议双方在尊重彼此的正当利益和遵守国际法的精神上,解决好海上安全问题。双方应严格恪守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和《关于指导解决中越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及国际法相关规定,以便和平解决海上争端。同时,双方应控制好分歧,不采取使局势复杂化的行为,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王毅向陈大光转达习近平对陈大光致电祝贺其再次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感谢,并强调中国党、政府和人民一向重视并愿与越南一道努力促进越中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关系。中国将严格恪守《关于指导解决中越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希望双方控制好情况并不使局势复杂化,妥当解决海上问题。(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越南与联合国共同期望把人民置于发展进程的中心

越南与联合国共同期望把人民置于发展进程的中心

越南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阮明宇11月14日在外交部总部会见了联合国常驻越南协调员宝琳·塔梅西斯(Pauline Tamesis),就越南未来在各领域上的重要发展决策交换了意见。这些决策正体现在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中并正广泛征询人民意见。

苏林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指导讲话时。图自越通社

苏林总书记:确保选举取得成功的各项重点任务

11月15日上午,国家选举委员会在国会在国会大厦延鸿大会堂召开“贯彻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部署第十六届国会代表选举以及2026—2031年任期各级人民议会代表选举工作的指示”的全国会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越南首席代表乔纳森·华莱士·贝克。图自越通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越代表:越南将继续为对话、和平与创造力发声

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43届大会上,越南再次获得会员国信任,当选为本届大会副主席。这是越南连续第二次担任该职务。大会同时通过决议,建议联合国考虑根据越南倡议发起“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共有71个国家共同提案。

潘文江大将和柬埔寨国防大臣笛西哈大将向171号界碑致敬。图自越通社

第二次越柬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在柬举行

11月14日,第二次越柬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在柬埔寨桔井省巴域市举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率越南国防部高级代表团经木牌国际口岸赴柬参加活动。

林同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胡文梅祝贺新当选的省人民议会主席刘文忠(右)以及新当选为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的外事厅厅长黄文平(中)。图自越通社

刘文忠当选林同省人民议会主席

11月14日,林同省第十届人民议会(2021-2026年任期)召开第五次会议。与会代表表决通过9项重要内容,并选举省委副书记、省人民议会代表刘文忠担任林同省人民议会主席(2021-2026年任期)。

前太原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范黄山任北宁省省委副书记。图自越通社

前太原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范黄山任北宁省省委副书记

原太原省省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范黄山同志调任北宁省省委副书记,并获得北宁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候选人提名;原北宁省省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王国俊同志则调任太原省省委副书记,并获得太原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候选人提名。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提升越南地位的新动力

在世界局势快速变化的背景下,融入国际一体化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地位和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提交越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草案首次提出将“对外与国际融入”提升至与国防、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体现了党在新形势下关于国家发展和保卫祖国战略思维的重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