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另有24件套文物被列入国家级宝物名录

越南政府总理日前签发关于将24件套文物列入国家级宝物名录的决定。这是2017年第六批被公认的国家级宝物。
越南另有24件套文物被列入国家级宝物名录 ảnh 1丁先皇祠的仪门前和拜堂前摆放的龙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越南政府总理日前签发关于将24件套文物列入国家级宝物名录的决定。这是2017年第六批被公认的国家级宝物。

24件套文物为:

一、把子为蛇吞象腿形状的匕首(距今2000-2500年,目前保存在乂安省博物馆)。
二、勺把形如大象的大勺(距今2000-2500年,目前保存在乂安省博物馆)。
三、禄和石琴(距今近3000年,目前保存在平福省博物馆)。
四、仁城铸模具(年代1至7世纪,目前保存在芹苴市博物馆)。
五、 雁塔舍利盒(年代7至8世纪,目前保存在义安省博物馆)。
六、西原占婆佛浮雕(年代6至7世纪,目前保存在加莱省博物馆)。
七、丘城毗湿奴神雕像(年代6至8世纪,目前保存在前江省博物馆)。
八、曼塔揭路荼神鸟灭蛇雕像一对(年代13世纪中叶,目前保存在宁平省综合博物馆)。
九、佛迹寺十只灵兽雕像(年代11世纪,目前保存在北宁省仙游县佛迹乡佛迹寺)。
十、羸楼四法佛像(年代18世纪,目前保存在青姜乡延應寺、非相寺和顺城县智果乡法电报寺)。
十一、大览神光寺盘龙石柱( 年代11世纪,目前保存在北宁省北宁市南山乡大览神光寺)。
十二、“大越蓝山裕陵碑”或“黎宪宗皇陵碑”(年代15世纪末,目前保存在清化省蓝京历史遗迹区)
十三、敬主洞摩崖碑系统(年代19世纪至20世纪初,目前保存在海阳省荆门县范命乡敬主洞)。
十四、“昆山资福寺碑”(1607年,弘定8年,目前保存在海阳省至灵县昆山-劫泊历史及建筑艺术遗迹)

十五、莫朝谷丘石盒碑。(1549年,目前保存在北江省北江市颖池乡)

十六、神光寺雕龙木门两扇。(17世纪,目前保存在越南美术博物馆)

十七、丁先皇祠的仪门前和拜堂前摆放的龙床。(17世纪,目前保存在宁平省华闾县长安乡华闾古都历史遗迹区)

十八、補陀寺木板。(18世纪中叶-19世纪-20世纪初,目前保存在北江省越安县仙山乡補陀寺)

十九、大南受天永命传国玉玺。(1874年,绍治7年,目前保存在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

二十、磨漆屏风《少女与美景》。(1939年,目前保存在越南美术博物馆)

二十一、《胡伯伯在越北战区》画作。(1980年,目前保存在越南美术博物馆)

二十二、漆画《扶董天王》。(1990年,目前保存在越南美术博物馆)

二十三、“铜城青年”图画。(1967年-1978年,目前保存在胡志明市美术博物馆)

二十四、HQ671号军事运输船。(抗美时期,目前保存在越南人民军海军博物馆)。(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11月4日上午,英国摄影记者安迪·所罗门(Andy Soloman)的摄影展《延续:越南》在河内正式开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该展览是“Photo Hanoi 25”国际摄影展框架内的的亮点之一,呈现越南三十多年来深刻变革历程的独特视角。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图自越通社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秋季博览会的文化亮点

在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越南木偶戏剧院以“缩小版水亭”为创意设计,推出别具一格的木偶艺术展区。展区位于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成为数百个商业展位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亮点之一,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图自越通社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

经过一周的开放迎客,正在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国家级经贸与文化促进盛会“2025年秋季博览会”依然人潮涌动,观众前来参观、购物、体验文化与美食等活动络绎不绝。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当文化成为经济价值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其不仅拥有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设计,而且每件产品都蕴含着一段文化故事。每一件商品的背后都是人的智慧、地方的特色与文化的积淀。

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越南各地的数十个扁米品牌,通过产品展示、制作体验等环节,向国际游客展现越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图自越通社

越南秋季博览会:扁米承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饮食文化

在2025年首届越南秋季博览会上,越南乡村的传统美食——扁米(cốm)成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焦点。这种以未成熟糯稻精制而成的时令美食,不仅展现越南独特的饮食智慧,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金秋时节的民族符号。

“保留嘲剧”是由一群Z世代发起的传播项目,旨在保留嘲剧艺术的精髓,并在现代生活中传播传统舞台艺术的价值。图自nhandan.vn

Z世代为传统嘲剧注入新活力

当Z世代的年轻人热情投入、不断探索与革新传统嘲剧艺术时,这不仅是可喜的信号,而且是民族传统艺术生命力持久不衰的生动证明。

山罗省展位。图自越通社

西北风采闪耀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

在越南国家展览中心举行的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现场,山罗省展区以泰族柔美婉约的群舞舞姿、苗族悠扬委婉的芦笙声和西北地区同胞的绚丽服饰而变得格外热闹亲切、引人入胜。

游客参观美术展览。图自越通社

“遗产的心跳”国际艺术展开幕

10月27日下午,越南美术协会、岘港美术协会与亚洲艺术联络组织(Asia Art Link)联合在岘港美术博物馆举办了“遗产的心跳”(Heartbeat of Heritage)作品展览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