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北部边界口岸全部恢复正常通关

经过7天的春节假期,从2024年2月18日起,越南北部边界通往中国各口岸全部恢复如常工作,进出口货物正常通关。
越南北部边界口岸全部恢复正常通关 ảnh 1附图 。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 ——经过7天的春节假期,从2024年2月18日起,越南北部边界通往中国各口岸全部恢复如常工作,进出口货物正常通关。

在谅山省,据谅山省口岸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的消息,2月18日上午,谅山省通往中国的7个口岸在暂停或限制1周后,全部恢复正常运作,进出口货物如常通关。

此前,中方有关部门宣布,自2月10日至13日(大年初一至初四),因2024年甲辰龙年春节期间放假,暂停办理中国通往越南谅山省、广宁省各边境口岸的货物通关手续。此后,2月14日至17日为在春节前办理进出口登记的货车和档案恢复办理通关手续。 2月18日起,海关恢复正常办公。

谅山省工贸厅厅长阮廷大表示,从农历新年至今,由于各职能单位加强监管、积极开展工作,边境口岸没有出现货物拥堵的情况。

在老街省,边境口岸海关在春节期间没有放假,如常工作,所以通关货物量非常大,主要是水果和蔬菜。

广宁省芒街国际口岸在因春节假期暂停和限制通关后也已恢复正常运作。具体,从2024年2月18日上午开始,有95辆货车通过芒街市海安坊Km3 4的浮桥向中国出口农产品900吨,估计价值370万美元。

芒街国际口岸管理委员会主任陈碧玉女士表示,为了让企业年初能够顺利办理进出口手续,在芒街市海安坊Km3 4的浮桥的各职能力量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积极办理预注册快件和未注册快件特别是新鲜水果的手续,让企业尽快通关。

据观察,2024年甲辰龙年春节后,前往北部边境的货车数量持续增加,因为目前正值越南中南部地区部分农产品的收获季节,特别是商家正在推销对华出口的新鲜水果。(完)
越通社

更多

双方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印度尼西亚企业推动投资与贸易合作

10月17日,越南与印尼西爪哇省企业对接论坛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市举行,吸引了数十家越南企业及众多西爪哇省的潜在合作伙伴参与。此次活动为双方企业直接对接、了解具有高竞争力的商品以及在西爪哇省的投资合作前景提供了机会。

附图。图自互联网

海防市自由贸易区成立

据海防市人民委员会10月16日发布的消息,海防市人民委员会已签发关于在海防市设立自由贸易区的第4068/QĐ-UBND号《决定》。

胡志明市前九月接受侨汇达近80亿美元。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前九月接受侨汇达近80亿美元

在全球经济持续波动的宏观环境下,胡志明市侨汇收入仍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1-9月累计侨汇规模达79.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5%,为地方外汇市场稳定与经济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撑。

胡志明市平征坊长寿港的货物装卸现场。图自越南人民报

迈向全球物流中心

据《人民报》,近年来,越南物流业,尤其是胡志明市的物流行业展现出强劲活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自2020年至2025年10月,河内共吸引外资超过156.25亿美元。图自越通社

河内保持对外资强劲吸引力

自2020年至2025年10月,河内共吸引外资超过156.25亿美元,其中有1007个项目增资,追加资金总额达108亿美元,占该阶段外资总额的69%以上。

位于北宁省光州工业园越南JA Solar有限公司(中国香港投资)的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生产线。图自越通社

越南大力引进高质量外资

越南自2025年10月15日起正式实施15%的全球最低税率。这是越南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体现了其积极融入国际准则的责任与主动精神。该政策不仅有助于保障税收公平,也有利于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

附图。图自互联网

越南商品在全球电商渠道实现突破

过去五年,越南商品在亚马逊平台实现爆发式增长(超过300%),累计销售规模接近1800万件。近期多家越南制造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实现出口业务快速突破,在入驻平台数月内即斩获百万美元级国际订单。

越南考虑成立黄金交易所。图自越通社

越南考虑成立黄金交易所

越南国家银行副行长范进勇15日在河内主持召开关于在越南成立黄金交易所的座谈会,旨在提供信息、分享经验,并就黄金交易所的成立与运行进行政策咨询。

和发钢铁制品。图自congthuong.vn

越南钢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越南钢铁行业取得了诸多成就,跻身全球前十五大钢铁出口国之列,但也面临来自贸易防御调查的重大挑战,尤其是来自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EU)的调查。

附图。图自互联网

加强越南与新加坡在电子与半导体领域的经贸对接

10月16日,在2025新加坡工业转型亚太展(ITAP 2025)于新加坡博览中心举行期间,越南驻新加坡商务处携手越南电子工业协会与新加坡半导体产业协会,共同举办越新企业经贸对接会。会议聚焦电力、电气电子设备、半导体及工业制造等重点合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