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企业积极准备融入东盟经济共同体

东盟经济共同体预计于2015年底建成,旨在打造地区共同市场。这将是一个转折点,给东盟各国企业,其中包括越南企业带来诸多利益。
东盟经济共同体预计于2015年底建成,旨在打造地区共同市场。这将是一个转折点,给东盟各国企业,其中包括越南企业带来诸多利益。为加入这一舞台,越南企业已经和正在做了怎样的准备?

近年来,融入东盟经济不仅是越南,也是地区内几乎所有国家关注的问题。这体现在东盟各国正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到2015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做准备。

经济共同体的建成是标志着东南亚各个经济体实现一体化,面向一个经济、安全与社会共同体的重要里程碑。

东盟经济共同体将连接东盟10国所有生产、贸易与投资活动,为一个拥有6亿人口,年经济总量达2万亿美元的地区打造一个共同市场。

可以说,这是越南企业的一个巨大机会,因此多家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早已制定融入该经济共同体的计划,而中小型企业则有条件接触和了解这个大型市场。全部物资与设备股份公司进出口业务负责人阮功名表示:“目前,越南企业的主要优势是农产品,其它一些商品仍碰到许多困难。我公司出口摩托车,这是我们的优势产品,但正遇到价廉物美的泰国和中国产品的激烈竞争。因此,要以价格和更好的质量进行竞争才能有效地打入该市场”。

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阮德成博士认为,越南企业应更加主动,以寻找商机和制定适合自己的路线图。他说:“越南在东盟和东北亚地区中有着优越的地缘位置。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将能减少贸易与投资壁垒,人员直接交往减少,不接壤国家也能方便地沟通。企业的生产和出口活动要有专业性。若先发展原有行业,然后才打造生产网络就很难做。越南要生产出自己的优势产品”。

越南工贸部进出口局副局长陈清海表示,越南企业要明确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后将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企业要享有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带来的关税优惠政策就要遵守东盟货物原产地规则。

陈青海说:“关税降低了,但货物原产地规则仍是个壁垒,具体是每一个产品的40%是在东盟地区内生产才能享有优惠关税政策。若原料的大部分是从东盟外进口就不能享有这一政策。不能满足原产地规则,进口税优惠政策就没有意义。此外,反补贴、反倾销也是各家企业要注意的贸易壁垒。”

越南企业方面,除了要有人员负责市场事务,还要做好包装、款式、规格和进入市场方式等的准备。同时,市场开发过程要注意迎合地区各国人民的消费趋势。营销过程也要与地区内有声誉、有实力的代理商合作。

实际表明,每个国家、每家公司的产品都属于地区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一环。东盟经济共同体建成是越南尽快赶上地区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趋势和水平的契机。因此,越南政府和企业已经和正在抓紧时机,应对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挑战。(来源:越南之声-VNA)

更多

富国机场效果图。图自CPG Consultants

越南建设部正式向富国太阳航空颁发航空运输经营许可证

6月13日,越南建设部正式向富国太阳有限公司(品牌名称太阳富国航空-Sun PhuQuoc Airways,简称SPA)颁发航空运输经营许可证。这是由越南太阳集团(Sun Group)投资开发的航空品牌,总投资额为2.5万亿越南盾(约合9881万美元)。

位于平阳省的越南-新加坡工业区一角。图自nhandan.vn

平阳省发展新一代工业区

据《人民报》,在绿色工业、环境友好和国际接轨的发展战略中,平阳省正加速投资新一代工业区,采用生态、智能、融合数字技术的模式。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方向,受到政府的高度评价,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奠定了基础。

越南多家银行提供绿色信贷服务,鼓励顾客加大对高新技术农业生产的投资力度。图自nhandan.vn

绿色信贷的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化和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绿色信贷发展不仅是必然趋势,而是越南当前的迫切需求。作为经济的命脉,银行业正面临绿色金融领域上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备忘录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与美国AMD公司签署高科技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

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6月12日与美国领先半导体产品设计和制造公司——AMD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根据备忘录,AMD将参与由胡志明市政府主导的多个项目,包括政策测试、促进创新以及评估该市高科技园区的投资环境。

越南总理范明政出席论坛。图自越通社

越法企业论坛开辟新合作机遇

越通社驻法国记者报道,值此范明政总理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之际,6月11日,越南与法国企业论坛在巴黎法国雇主协会(MEDEF)总部举行,越南总理范明政及50余家越南和法国企业代表出席论坛。

大米包装环节。图自越通社

越南是粮食自给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全球贸易中断风险成为一大担忧的背景下,《自然-食品》杂志(Nature Food)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报告表明,越南是粮食自给率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具备应对全球粮食进出口活动突然停滞情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