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联合国安理会:越南支持将性别层面纳入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各方面

7月28日,墨西哥与英国、爱沙尼亚、美国、挪威和突尼斯联合以联合国安理会的阿里亚(Arria)形式召开会议,讨论性别陈规定型观念、男性性质和性别不平等在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中的作用。
越南与联合国安理会:越南支持将性别层面纳入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各方面 ảnh 1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邓廷贵大使在会上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墨西哥城——7月28日,墨西哥与英国、爱沙尼亚、美国、挪威和突尼斯联合以联合国安理会的阿里亚(Arria)形式召开会议,讨论性别陈规定型观念、男性性质和性别不平等在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中的作用。 会上,越南表示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民族和解与和谐,建设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风险具有免疫力的同质化社会。 

联合国成员国代表在会上发言时表示支持在打击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过程中考虑到性别因素。部分代表还强调了性别陈规定型观念和“男性性质”的作用,也有代表认为要继续深入研究并促进全方位多角度看待性别问题。

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邓廷贵大使认为,联合国安理会所签发的各项决议肯定有必要将性别因素与反激进化、恐怖分子改造并重新融入社会、预防和处理冲突或建设和平等工作的整合,因此也必须承认女性的不同角色,同时促进女性参与并发挥其在反恐怖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在此进程中也须顾及男性和性别陈规定型观念的作用。邓廷贵支持各国分享将性别因素纳入国家相关计划和政策内容中的经验,继续就该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和讨论等。  

阿里亚模式会议是安理会的非正式会议,旨在讨论各重要和新出现的问题,吸引联合国安理会与联合国各成员国、国际组织代表的共同参加。 突尼斯目前是联合国安理会反恐怖主义委员会(CTC)的主席。(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电视台团委书记阮怀担。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制定青年人力资源长期发展战略

征求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的意见,在党制定国家重要路线、政策和决策中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他们当家作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时,每一名团员和青年不仅是“为党建言”,更是“秉持党的精神行事”,使每一个想法成为促进革新的动力。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第57号决议: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行政体系

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22日签发关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的第57号决议(57-NQ/TW)正由各行业和地方本着快速、强有力、可持续、安全的方针深入、广泛而高效地落实。各产业和地方正积极从被动接受行政手续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创新、服务人民和企业的状态。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和出席越南教师节(11/20)纪念典礼的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国家主席梁强:教育创新和质量提升是迫切要求

国家主席强调,本着团结、创新、改革的精神,教育部门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胡志明关于教育培训的思想,尤其是最新发布政治局关于推动教育和培训实现突破发展的第71-NQ/TW号决议;集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解决制度、机制、政策上的瓶颈和障碍;推动教育培训领域的创新与建设性发展。

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全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扩大规模提升优质人力资源培养质量

国会于11月17日上午听取关于以下内容的呈文和相关审查报告:《国家储备法修正案(草案)》、国会关于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实现教育培训突破发展的第71-NQ/TW号决议的特定机制政策的决议草案、国会关于有效落实政治局关于加强人民健康保护、照顾与提升的若干突破性解决方案的第72-NQ/TW号决议的机制政策的决议草案。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偕夫人开始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偕夫人开始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偕夫人及越南高级代表团的专机于当地时间11月16日13时30分(越南时间同日17时30分)抵达科威特国际机场,开始应科威特国首相艾哈迈德·阿卜杜拉·艾哈迈德·萨巴赫(Ahmad Abdullah Al-Ahmad Al-Sabah)邀请,于11月16日至18日对这个中东国家进行正式访问。

来自德国、加拿大、柬埔寨、泰国、美国、匈牙利、捷克共和国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青年与留学生,于2025年7月16日参加“2025年越南夏令营”开营仪式。图自越通社

汇聚全球越南力量

2025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期间,越南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草案意见征询活动广泛开展,受到海外越南知识分子、专家、企业家及侨胞们的热烈关注与响应。

为引路火炬添薪助燃

为引路火炬添薪助燃

2025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期间,越南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草案意见征询活动广泛开展,受到知识分子、专家、企业家及海外越南人的热烈关注与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