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新西兰关系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新西兰新任驻越南大使崔德妮·切丽·多布森强调,新西兰与越南于2020年7月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双边合作关系中的重要里程碑。
越南与新西兰关系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ảnh 1多布森大使向海阳省提供援助。新西兰驻越大使馆供图

越通社河内——新西兰新任驻越南大使崔德妮·切丽·多布森(TredeneCherie Dobson)强调,新西兰与越南于2020年7月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双边合作关系中的重要里程碑。

值此越新建交46周年(1975.6.19-2021.6.19)之际接受越通社记者采访时,新西兰新任驻越南大使崔德妮•切丽•多布森强调,新西兰与越南在多领域上的合作关系发展空间很大。

刚于6月16日向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递交国书的多布森大使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两国仍维持政治往来,同时促进国防安全领域中的合作,不断促进贸易交流和扩大教育合作。

多布森大使强调,越南目前是新西兰第十四大贸易伙伴,两国进出口金额保持较高水平,双边贸易互补性比较强。新西兰向越南出口食品与饮料增长25%,其中越南机械设备出口增长28%。

2020年越南与新西兰贸易额约达13.5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6.9%。

多布森大使高度评价两国国防安全合作成果,双方有效展开2018-2021年阶段行动计划,落实维和力量培训合作协议,加强高级代表团互访。

多布森大使表示,越南公安部与新西兰警察局同时通过交换信息和培训计划,加强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合作,其中包括打击洗钱犯罪活动。
越南与新西兰关系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ảnh 2新西兰新任驻越南大使多布森。新西兰驻越大使馆供图

多布森大使表示,两国在教育、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均是新西兰可具有优势并优先向越南提供援助的领域。

对于今后合作的优先事项,多布森大使表示,新西兰和越南均力争实现后疫情的强劲复苏,并强调,两国可利用各项高质量自贸协定带来的好处,从而提升双边贸易额。

多布森大使说,农业是越南与新西兰双边合作关系的典范领域,科技虽然是新兴合作领域,但也是双方具有潜力的合作领域。新西兰部分大型科技公司在卫生行业管理软件、天气预报、可再生能源和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等领域同越南伙伴进行合作。

多布森大使表示,两国在绿色经济领域,包括高科技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的合作潜力巨大。越南和新西兰均是创新型经济体,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双方应通过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贸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充分利用区域互联互通带来的优势。

多布森大使高度评价新西兰与越南在地区和国际论坛上的合作;希望继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主席同越南保持一切合作,面向实现后疫情时期的本地区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多布森大使表示,新西兰驻越大使馆正同越南伙伴商谈,旨在本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精神扩大双边关系。(完)

越通社

更多

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南内务部与国际伙伴政策对话会在河内举行

11月27日上午,越南内务部在河内召开内务部与国际伙伴政策对话会。国际劳工组织(ILO)驻越首席代表朴信元(Sinwon Park)、联合国妇女署驻越首席代表卡罗琳·尼亚马耶蒙贝(Caroline Nyamayemombe)、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越代表拉姆拉·哈立迪(Ramla Khalidi)和各国驻越大使和大使馆代表出席对话会。

越南与印度开展维和实地综合演习。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印度开展维和实地综合演习

在2025年越南与印度联合国维和双边演习(VINBAX 2025)框架下,11月27日,越南国防部维和局在河内与印度各相关机关及单位联合举行维和实地综合演习。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出席并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总理号召青年企业和企业家争当“六个先锋”

11月27日上午,越南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25-2030任期)在河内举行。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出席并发表讲话,要求青年企业须“心明、智清、志远”,青年企业家须“深思笃行、胸怀民族大义”。

越南与来自世界多区域的43个国家共同发表了由韩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代表核心小组宣读的《关于利用技术进行人口贩运问题联合声明》。图自越通社

越南呼吁加强打击人口贩运国际合作

值此《打击人口贩运全球行动计划》通过15周年之际,11月24日至26日,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高级别会议,对该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越南驻斯里兰卡大使郑氏心。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斯里兰卡拓展各潜在领域合作范围

越通社驻南亚记者报道,越南驻斯里兰卡大使郑氏心11月25日在科伦坡会见斯里兰卡环境部长兼斯越友好议员小组主席达米卡·帕塔本迪(Dammika Patabendi),共商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议会合作以及民间交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