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南非建交30周年:经济合作潜力巨大

据越通社驻比勒陀利亚记者报道,值越南与南非建交30周年之际,越南外交部、工贸部和驻南非大使馆于9月14日联合举办了越南—南非经济合作座谈会。
越南与南非建交30周年:经济合作潜力巨大 ảnh 1越南工贸部副部长潘氏胜。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比勒陀利亚 ——据越通社驻比勒陀利亚记者报道,值越南与南非建交30周年之际,越南外交部、工贸部和驻南非大使馆于9月14日联合举办了越南—南非经济合作座谈会。

越南工贸部副部长潘氏胜在活动上致辞时强调,越南是地区乃至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目前是东盟第三大经济体,GDP规模近4100亿美元。2022年经济增速达8.02%,为近12年来最高水平。宏观经济稳定,各大经济指标得到保障,通胀得到控制。在对外贸易方面,越南进出口额达近7350亿美元,与世界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签署了16项自由贸易协定。在吸引外资方面,越南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已成为安全、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吸引了14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65万个投资项目,注册资本总额超过4520亿美元。

潘氏胜指出,越南与南非双边贸易关系 取得了良好的发展。2018-2022年期间,越南与南非双边贸易规模保持积极增长势头,年均超过12亿美元。潘氏胜副部长表示,越南和南非的进出口结构基本上不是直接竞争而是具有互补优势,因此两国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潜力巨大。
越南与南非建交30周年:经济合作潜力巨大 ảnh 2南非贸易、工业和竞争部副部长吉娜。图自越通社
南非贸易、工业和竞争部副部长吉娜(Nomalungelo Gina)对越南经贸强劲发展势头表示印象深刻。 她同时对越南和南非市场具有互补性的评价表示赞同。

吉娜副部长认为,两国应进一步促进汽车工业、化工、肥料、纺织服装、农业和食品加工、采矿、木材加工、制药等领域的合作关系。

座谈会间隙举行的双边商务对接环节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这是两国企业交流,介绍各自的业务活动,并寻找合作伙伴的良好机会。

此前,9月13日,越南企业代表团与南非伙伴进行了接洽交流活动。(完)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互联网

北宁省引进外资位居全国第二

自年初至今,该省吸引投资总额约为120.36亿美元。其中,新批内资项目123个,注册资本达216.318万亿越盾;新批外资项目186个,注册资金9.437亿美元;国内增资项目71个,增资额2.774万亿越盾;外商增资项目141个,追加资本24.328亿美元。

6月份VinFast电动汽车交付量超过1.1万。图自越通社

6月份VinFast电动汽车交付量超过1.1万

7月11日,VinFast公布了2025年6月份在越南市场的亮眼销售业绩,共向客户交付11382辆电动汽车。这一数字使得该公司在2025年前六个月的累计销量达到67569辆,创下越南汽车行业上半年销售的新纪录。

支持汽车企业的多项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陆续推出。图自越通社

支持汽车企业的多项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陆续推出

越南政府于2025年7月8日颁布第199号议定,修改和补充第26号议定中关于出口税则、优惠进口税则、商品目录以及绝对税、复合税、超配额进口税等税率的规定。该议定自2025年7月8日起生效。

两国企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许多日本企业对越南的商业合作机会感兴趣

“越南驻日本大使与Konwakai越南NPO协会企业会面”座谈会于7月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吸引众多对越南商业合作机会感兴趣的日本企业代表出席。此次活动由Konwakai越南NPO协会发起,意在增进双方互相理解。

附图。图自越通社

今年上半年28种出口商品创汇超10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越南进出口总额达43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美国继续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额为709.1亿美元。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市场,进口额达847亿美元。

越南优质产品企业努力征服韩国市场

越南优质产品企业努力征服韩国市场

据越通社驻韩国记者报道,越南优质产品企业协会代表团参加从7月7日至9日在韩国首尔会议展览中心(COEX)举行的2025年韩国进口商品博览会(Korea Import Fair 2025—KIF)。

数字支付更安全 。图自互联网

数字支付更安全

自2025年7月1日起,国家银行正式实施多项新的支付规定,旨在增强数字交易安全性,为构建更加稳固、透明的数字金融体系奠定基础。

MB证券公司(MBS)。图自越通社

提升越南股市地位

越南财政部力争在2025年9月将股票市场从“前沿市场”提升为“新兴市场”。这一战略将为更多国内外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带来机会,助力使越南股市尽早成为世界金融版图上的亮点之一。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发展数字经济 提升国家声誉

在7月8日于河内举行的"产品溯源认证——推动越南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研讨会上,越南公安部国家数据中心副主任、国家数据协会执委会委员范明进大校指出,当前产品溯源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