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等党和国家领导出席2017年第十二届国家新闻奖颁奖仪式

2017年第十二届国家新闻奖在河内隆重举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国家主席陈大光、越共中央秘书处常务书记陈国旺、政府常务副总理张和平、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越共中央宣教部部长武文赏等出席。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等党和国家领导出席2017年第十二届国家新闻奖颁奖仪式 ảnh 1国家主席陈大光向一等奖获奖者颁奖。(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值此越南新闻革命93周年之际,6月21日,2017年第十二届国家新闻奖在河内隆重举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国家主席陈大光、越共中央秘书处常务书记陈国旺、政府常务副总理张和平、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越共中央宣教部部长武文赏等出席。

张和平代表党和国家领导对全国新闻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表扬,对2017年国家新闻奖获奖者表示祝贺。张和平强调,地区和世界局势将继续复杂难料,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报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党、国家和人民对报业赋予的任务更为艰巨和繁重。他要求新闻工作者队伍继续有效宣传越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越共第十二届四中全会关于党建工作的决议、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推进学习和践行胡志明主席思想、道德和风尚的第五号指示的落实情况,在党和全社会对建国卫国事业的政治、思想中凝聚社会共识。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等党和国家领导出席2017年第十二届国家新闻奖颁奖仪式 ảnh 2国家主席陈大光与越通社新闻摄影编辑部获奖者合影。(图片来源:越通社)

张和平要求新闻媒体需掌握,及时和深入宣传党的主张和路线,国家的法律和政策,适度重视发现和表扬新因素,先进集体和个人,鼓舞和扩大爱国竞赛运动,表彰好人好事,巩固和增强人民对党的领导、国会和政府的调控的信心,推介越南国家形象,扩大与各国的交流合作,继续发挥新闻机构的监督作用和社会反馈意见。新闻媒体需是及时发现 “和平演变”阴谋和与这些阴谋作斗争,反驳歪曲事实的观点。

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需提高新闻的质量和吸引力,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业务水平培训工作,提高新闻工作者队伍执行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对外推介宣传越南风土人情推介宣传力度。特别,新闻需做好社会舆论引导作用,积极参与捍卫祖国神圣的海洋与岛屿主权,维护利于发展的和平稳定环境,注重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等。

职能机关应集中革新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大对新闻媒体的管理效力;重视新闻机构中的党建工作,提高记者党员,尤其是领导人的责任。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等党和国家领导出席2017年第十二届国家新闻奖颁奖仪式 ảnh 3

政府副总理范平明和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陈青敏向越通社获奖者颁发二等奖。越通社记者 尹晋

越南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2017年国家新闻奖评委会主席顺友表示,本届新闻奖继续有序展开,参评作品有质量。特别,本届全国63各省市记协都有参评作品。

顺友透露,今年参评作品共1730件,评委会已从中选出145件最佳作品继续评选并决定向105个作品颁奖,类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类、电子报和新闻图片。其中一等奖(甲奖)8个、二等奖(乙奖)25个,三等奖(丙奖)43个,鼓励奖29个。特别,本届50%获奖作品为地方报。

国家主席陈大光和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陈国旺向一等奖获奖者颁奖。(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正在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当地时间17日上午在科威特首都巴扬宫出席隆重欢迎仪式后会见了科威特国王米沙勒·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

越南电视台团委书记阮怀担。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制定青年人力资源长期发展战略

征求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的意见,在党制定国家重要路线、政策和决策中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他们当家作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时,每一名团员和青年不仅是“为党建言”,更是“秉持党的精神行事”,使每一个想法成为促进革新的动力。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第57号决议: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行政体系

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22日签发关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的第57号决议(57-NQ/TW)正由各行业和地方本着快速、强有力、可持续、安全的方针深入、广泛而高效地落实。各产业和地方正积极从被动接受行政手续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创新、服务人民和企业的状态。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和出席越南教师节(11/20)纪念典礼的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国家主席梁强:教育创新和质量提升是迫切要求

国家主席强调,本着团结、创新、改革的精神,教育部门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胡志明关于教育培训的思想,尤其是最新发布政治局关于推动教育和培训实现突破发展的第71-NQ/TW号决议;集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解决制度、机制、政策上的瓶颈和障碍;推动教育培训领域的创新与建设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