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边界线上的界碑与口岸系统

越南与中国的陆地边界长达近1450公里,起点为越南-老挝-中国三国边界交汇处的奠边省宽罗珊山;终点是广宁省北仑河口越中北部湾领海分界线的第一点。这是根据1999年12月30日越南与中国签订的《陆地边界条约》来确定的边界线。
越中边界线上的界碑与口岸系统 ảnh 1附图。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越南与中国的陆地边界长达近1450公里,起点为越南-老挝-中国三国边界交汇处的奠边省宽罗珊山;终点是广宁省北仑河口越中北部湾领海分界线的第一点。这是根据1999年12月30日越南与中国签订的《陆地边界条约》来确定的边界线。

在越南和中国的整个陆地边界上共建立了1971座界碑,其中奠边21座、莱州100座、老街125座、河江442座、高平632座、谅山475座和广宁176座。

近期,双方有效落实边境管理协调机制,特别是越中陆地边境联合委员会机制,基本妥善解决边境所发生的事务。此外,双方职能力量在三项法律文件和相关协议的基础上,在边界和界碑的管理和保护方面进行了有效协调;定期举行单边和双边巡逻活动,清理边界林间通视道活动,以便居民和边防管理人员识别边防线,部署边境工程建设,保持边界线和界碑的清晰稳定。

关于口岸系统,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整个越中边界线共有22对口岸。除了《边境口岸协定》中所记载的口岸外,还有62个过境口岸,以多种不同的名称和形式存在,如地方口岸、边境通道、临时过境道路、边境集市、货物运输专用道路等。

为满足越中边境日益增多的贸易需求,各职能机构和与中国接壤的地方当局已提出并实施了许多连接边境地区交通的项目;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和邻国边境口岸规划发展越中边境口岸系统。

在新冠疫情爆发和演变复杂的背景下,双方各部委行业和地方积极交换信息,在防疫工作中有效协调,同时落实了多项措施,为两国边贸活动提供保障。

今后,越中两国将继续严格执行三项关于陆地边境的法律文件,积极推动边境口岸开放升级,以满足两国贸易需求,同时继续在边境地区加强多领域的合作交流,为建设和平、稳定、合作与发展的边界线做出贡献,造福两国人民,推动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完)
越通社

更多

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会常委会第51次会议审议多项重要内容

国会常务委员会第51次会议预计将分为四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于2025年11月5日下午和6日下午举行;第二阶段于11月12日下午和17日下午举行;第三阶段于11月24日下午举行;第四阶段于11月29日举行。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将发表开幕讲话,并与各位国会副主席轮流主持各场会议。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提高三大战略突破口的实效性

在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框架内,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11月4日下午举行的小组讨论会上高度评价国会就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认为这种方式十分符合实际且极具成效,不仅为更多国会代表发表意见创造条件,而且有助于提高意见质量。

越南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局长范登科中将向中方代表赠送纪念品。图自cand.com.vn

越中加强非法出入境活动管控力度

11月4日,越南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与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在胡志明市举行会议,总结2025年4月至10月两国在防范、打击非法出入境领域的合作成果。

俄罗斯越南人联合会副主席阮国雄(左二)。图自越通社

为越共十四大文件提出意见:俄罗斯越侨知识分子对党的战略眼光与决心寄予厚望

为迎接越南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已传达至全国广大民众以及遍布五大洲的海外侨胞。越通社驻俄罗斯记者就旅居俄罗斯的越南知识分子对这一关系到全国重大政治事件的意见和建议,与俄罗斯越南人协会主席团委员范青春以及俄罗斯越南人联合会副主席阮国雄进行了交流。

韩国国家技能人才认定局与海外劳工中心(COLAB)签署服务供应承诺协议(SCA)。图自越通社

越韩推动可持续劳工就业与移民管理合作

11月3日,越南内务部副部长武战胜与韩国雇佣劳动部(MOEL)、韩国国家技能人才认定局(HRD Korea)及韩国法务部举行工作会议,旨在推动双方在劳工、就业及移民管理领域的双边合作,从而为实质性落实两国之间的外国劳工许可计划(EPS)做出贡献。

台风“海鸥”于11月4日14时的中心坐标。图自越南国家气象水文预报中心

政府总理要求主动防范 应对台风“海鸥”

据越南国家气象水文预报中心预测,台风“海鸥”(KALMAEGI)将继续向西偏西北方向移动,于11月5日上午进入东海,成为2025年第13号台风。进入东海后,风力预计将进一步增强至13至14级,阵风达16至17级,并向越南中部和南中部沿海与陆地地区靠近。预计在长沙群岛(庆和省)及从岘港至庆和省外海海域风力可达13至14级,阵风达16至17级;沿岸海域(包括李山岛)风力达12至13级,阵风超过1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