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巢穴中的革命阵地--大卫斯营

1973年2月初,巴黎协定签署几天后,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代表团进驻位于西贡新山一机场的“大卫斯营”。值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 37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大卫斯823个昼夜里难忘的回忆。

1973年2月初,巴黎协定签署几天后,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代表团进驻位于西贡新山一机场的“大卫斯营”。值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 37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大卫斯823个昼夜里难忘的回忆。

最后一批美国士兵撤离越南南方时,我国各干部和战士仍留在“大卫斯营”执行任务,参加解放南方和统一祖国战役。

过去,大卫斯营是美国人因纪念在越南南方战场上死亡的美国士兵詹姆·托马斯·大卫斯而起名。大卫斯营位于新山一机场西南边的军事区。

把大卫斯营当作我两个军事代表团的住所明确了对方的企图,即孤立和不让西贡市民与我军事代表团接触。另方面,每天,我战士们都要听敌人战机刺耳的 轰 鸣声和装甲车发出的声音,加上西贡的酷暑。

“大卫斯营”军事联合委员会俱乐部成员丁国旗大校说道:“美方在飞机维修厂多放几个电动机,昼夜不停地开机,目的是向我方施加精神压力。但是,我们战士们仍坚持斗争并在823个昼夜完成任务。我们留在那里直到西贡完全解放为止。”

今日,当时曾住在“大卫斯营”的战士们又有机会聚在阮文可大校的家里,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回忆。抗战胜利37年后,有的人还活着,有的已经不在世了,有的人失去了联系,但是对他们来说,那段从事外交斗争,要求美国严格落实巴黎协定中各条款从越南南方撤军的回忆,点点滴滴犹如昨天发生。

“大卫斯营”军事联合委员会俱乐部联络委员会主任武南平大校回忆说:“爱国精神让所有上战场的人战胜了紧张。侵略者侵犯祖国时,包括妇女在内的越南全国人民都站起来与侵略者斗争。”

在敌人巢穴内和敌人作军事外交斗争的823个昼夜里,各革命战士以勇敢精神,高举越南祖国正义旗帜,充分发挥爱国、勇敢和谋略的精神,向敌人主动进攻。范文莱老战士是有幸在“大卫斯营”水塔第一个插上解放旗的两人之一。每次谈到此事,他都感到十分骄傲。

在从事军事外交斗争的823个昼夜之后,“大卫斯营”成为越南军事外交艺术的象征和辉煌里程碑。1975年4月30日10点45分,南方解放军坦克冲破了西贡伪政权“独立宫”铁大门,随后,全部伪政权内阁无条件投降,11点30分,越南南方解放民族阵线旗在独立宫顶上高高飘扬,翻开了越南国家新的历史篇章。(越通社)

更多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白俄罗斯总理亚历山大·图尔钦参观明斯克拖拉机厂。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参观明斯克拖拉机厂

当地时间5月12日下午,正在访问白俄罗斯的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率领越南高级代表团参观了明斯克拖拉机厂(MTZ),表示希望MTZ与越南合作伙伴之间建立积极合作关系,并不断拓展,为两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白俄罗斯总理图尔钦亲切握手。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会见白俄罗斯总理图尔钦

5月12日,白俄罗斯总理图尔钦在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时强调白俄罗斯高度评价越南在地区乃至世界舞台上日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并希望与越南领导人一道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苏林与白俄罗斯共和国院(参议院)主席娜塔莉亚·科恰诺娃、代表院(众议院)主席伊戈尔·谢尔盖延科(Igor Sergeyenko)合影。 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会见白俄罗斯共和国院主席、代表院主席及各政党领导人

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当地时间5月12日下午,在对白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首都明斯克分别会见了白俄罗斯共和国院(参议院)主席娜塔莉亚·科恰诺娃(Natalya Kochanova)、代表院(众议院)主席伊戈尔·谢尔盖延科(Igor Sergeyenko)以及白俄罗斯共产党、“白俄罗斯”党等政党的领导人。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共同会见记者。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白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在对白俄罗斯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地时间5月12日下午,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举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介绍会谈成果。

胡志明主席在抗法时期在越北地区工作。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20世纪两位伟大思想家的偶遇

对于任何踏足以色列充满活力的特拉维夫市的游客,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以色列历史与遗产的人来说,本-古里安博物馆是不可错过的目的地。这里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处历史遗址,生动再现了以色列国父、首任总理大卫·本-古里安的事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