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总理阮春福:需把胡志明市建设成为深入融入地区和国际价值链的智慧城市

6月27日下午,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同张和平、王廷惠、武德儋等副总理以及政府成员与胡志明市骨干领导举行工作会谈,对2016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政府总理阮春福:需把胡志明市建设成为深入融入地区和国际价值链的智慧城市 ảnh 1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在会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胡志明市——6月27日下午,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同张和平、王廷惠、武德儋等副总理以及政府成员与胡志明市骨干领导举行工作会谈,对2016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就各项发展目标达成一致,对所提出的建议进行解决。

在会上发表总结性讲话时,阮春福总理对胡志明市政府及人民近期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该市已贯彻落实党、国会、政府的主张和政策以及主动融入世界给予高度评价。

阮春福总理认为,胡志明市需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投资环境改善工作、交通拥堵现象、社会治安秩序等方面的不足之处继续进行改善与解决。他同时希望胡志明市以更高、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展望制定发展方向,特别是着重在管理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应用科学技术,使胡志明市继续取得突破性进展,无愧是全国领头羊和远东之玉。

阮春福总理已明确指出胡志明市在走向智慧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实现的4大目标,以高科技经济为尖端,全面发展每个产品和服务产品中的创新价值。阮春福总理建议,需把胡志明市建设成为深入融入国际和地区价值链并能与亚洲各城市竞争的智慧城市,从而成为活跃现代的城市,进而发挥好作为全国高素质人力资源中心和招商引资与创业重点地区的作用。

提及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模式时,阮春福总理建议胡志明市有效借用外力、发挥内力,大力实现卫生、教育的社会化进程,为私有经济地区创造便利条件。阮春福总理要求胡志明市党部和政府下最大决心完成今年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尤其是财政预算收入、经济增长率、控制通货膨胀等目标,为全国经济的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阮春福总理要求胡志明市需以强劲革新思维进行规划,注重维护其特色。胡志明市需率先实现规划方式改革,广泛征求专家、管理者的意见,走向“宜居城市”模式。关于该市关于组织机构和金融机制的建议。阮春福总理允许胡志明市继续试点实现各新模式,同时要求该市与各中央部门配合制定提案,其后呈递政府审议通过。(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闭幕式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三届十四中全会:党的领导方式革新烙印

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在达成高度共识、确保议事质量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全部既定议程,是越共十四大筹备工作的重要一步,彰显党在继续革新和巩固政治体系的决心,这是国家在新发展时期的坚实基础。

芒族人开夏节。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芒族人民团结一致 决心与党共创未来

征求人民对提交越共十四大各项文件草案的意见是发挥民主性并在国家发展道路上动员全民智慧和心血是重要一步。这一过程得以广泛、公开、透明进行,聚焦重大议题,确保文件反映人民的意愿和愿望,同时增强信任,凝聚社会共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提交越共十四大的各项文件内容,满足新时期国家发展要求。富寿省人民坚信团结一道,决心与党共创国家未来。

国会经济与财政委员会主任潘文买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国会常委会第51次会议:以创新思维推动立法工作

11月5日晚,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就国会决议草案关于解决《土地法》实施过程中困难障碍的若干机制政策;国会关于落实2025年8月22日政治局第71-NQ/TW号决议中有关教育与培训突破性发展的决议草案的若干特殊机制和政策;《国家储备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讨论和提出意见。

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推动高科技活动发展

按照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的议程安排,11月6日上午,国会代表分组讨论了三项法律草案,分别为:《建设法(修正案)》、《地质与矿产法若干条款修改补充法案》以及《农业与环境领域相关法律若干条款修改补充法案》。

越南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邓明魁代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主持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预算与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前省长阿纳托利·阿尔塔莫诺夫颁发友谊勋章。图自越通社

越南向俄罗斯友人颁发友谊勋章

11月4日,越南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邓明魁代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主持了仪式,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预算与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前省长阿纳托利·阿尔塔莫诺夫(Anatoli Dmitrievich Artamonov)颁发友谊勋章。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聚焦科技合作议题

在第十七届东海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越南外交学院11月5日在岘港市同越南海岛局、农业与环境部、岘港市外务局及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科技合作: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2025年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