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访越之旅为两国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注入新动力

应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邀请,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Petr Fiala)将从4月20日至22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彼得·菲亚拉自2021年底上任以来首次亚洲之行,也是捷克政府首脑时隔15年首次访问越南。
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访越之旅为两国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注入新动力 ảnh 1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东盟-欧盟峰会间隙会见了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应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邀请,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PetrFiala)将从4月20日至22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彼得·菲亚拉自2021年底上任以来首次亚洲之行,也是捷克政府首脑时隔15年首次访问越南。

此访在越捷多领域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背景下进行的。
传统伙伴关系

越南与捷克于1950年2月2日正式建交。从此以来,捷克一直落实深化与越南各领域合作关系的政策。

双方灵活采取线上和线下方式保持各级代表团接触。近期,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东盟-欧盟峰会间隙会见了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2021年8月,两国总理已通电话。

两国已签署了覆盖多个领域的14份合作协议,如政府间关于两国互相帮助的协议、贸易合作协定、双边支付和偿还债务协定等。

此外,两国始终在各场国际和地区多边论坛上保持密切协作配合。捷克支持越南参加2020-2021年任期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竞选;支持签署并成为批准《越欧自贸协定》和《越欧投资保护协定》(EVIPA)的首个欧洲国家之一。

此外,双方还从2012年起签署防务合作备忘录。

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访越之旅为两国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注入新动力 ảnh 2粉丝成为越南北件省向捷克出口的首个四星级“一乡一品”产品。图自越通社

经贸合作走向纵深

目前,越南与捷克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并深度融入国际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为两国经贸与投资合作发展铺平道路。

近年来,双边贸易额呈现增长态势,但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出来。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8.48亿美元,同比增长15%。

越南向捷克出口咖啡、胡椒、新鲜水果、水果干、花生、茶叶、大米、橡胶、水产品、鞋类、纺织品、手工艺品、计算机组件等;从捷克进口电子产品、机械、化学品、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机械和设备、乳与乳制品等。捷克将越南视为欧盟以外优先经济合作伙伴之一。

1998年,两国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捷克加入欧盟后,双方根据2006年签署的经济合作协定成立了新的政府间经济合作委员会。2022年,双方在捷克布拉格召开政府间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会上,捷克表示希望成为越南在经济领域上的全面伙伴或战略伙伴。

在投资方面,捷克在越开展41个投资项目,注册资本累计9200万美元,主要集中早加工制造业、采矿业。

在合作发展方面,捷克是向越南提供官方发展援助(ODA)的首个东欧国家,援助总额为2000万美元。

自2013年起,由于越南经济发展迈出大步伐,捷克将越南移出ODA援助对象名单之外。

除此之外,越捷两国还大力推动教育培训、劳务、农业、科技、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数字时代人力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司法和法律等其他领域向前发展。捷克总理菲亚拉此次访越充分体现两国领导人加强双边关系的尊重和愿望。访问期间,双方将指明经贸、投资、有效落实EVFTA等具有潜力和优势的领域合作方向等。(完)

越通社

更多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主任Xiaohong Li接受越通社记者的采访。图自越通社

河内公约:充分彰显了“行动中的多边主义”精神

主题为“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面向未来”的《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将于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内举行。趁此机会,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主任Xiaohong Li就该活动的意义与重要性接受了越通社驻纽约记者的采访。

2024年越保双边进出口总额达2.63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4.4%。图自越通社

开拓越南与保加利亚新的合作空间

自1950年建交以来,越南与保加利亚的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发展,在国际论坛上一直相互支持。尤为突出的是,双方经贸投资合作保持增长势头,并拓展至科技、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及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

附图。图自互联网

《河内公约》:彰显越南积极印记的历史性转折

越通社驻新德里记者采访了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技术解决方案总监苏丹许·米塔尔(Sudhanshu Mittal),就印度在网络安全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越南在推动地区与全球合作中的日益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奠边省国会代表释德善上座。图自越通社

越南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进一步革新立法思路

10月21日下午,国会分组讨论国家主席、政府2021年至2026年任期述职报告;第十五届国会述职报告(草案);国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国会各委员会、国家审计署第十五届任期述职报告;以及2021年至2026年任期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