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将岘港市建设成为越南海洋经济中心

为贯彻落实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建设与发展岘港市的第43号决议(43-NQ/TW),岘港市各级市委、市政府采取了配套措施,致力将该市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经济中心。
努力将岘港市建设成为越南海洋经济中心 ảnh 1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岘港市——为贯彻落实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建设与发展岘港市的第43号决议(43-NQ/TW),岘港市各级市委、市政府采取了配套措施,致力将该市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经济中心。

充分发挥城市发展潜力与优势

岘港市是越南拥有深港,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的28个省市之一。近段时间,岘港市出台了多项政策,努力做好海洋管理和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城市发展潜力与优势。

据岘港市农业与农村发展厅,为协助渔民出海捕捞,减轻近海的捕捞压力,2012年,岘港市颁布了第7068号决定,支持渔民造船开展远海捕捞业务。

根据岘港市政府颁布的第47号决定,渔民新建功率400到600马力的渔船可获得政府补贴高达每艘5亿越盾(约合2.2万美元),功率600到800马力的渔船可获得补贴6亿越盾,功率800马力以上的渔船获得补贴8亿越盾。

此外,市政府都为渔民免费办理船舶登记费和检验费。从2012年至2019年,岘港市共支持渔民建造功率400马力以上的184艘新渔船,发放造船补贴资金1200亿越盾。

截至目前,岘港市共有1250艘渔船,总功率381508马力,其中功率90马力以上的渔船661艘。每年海洋逮捕总产量平均为3.85万吨至4.3万吨,经济价值1.5万亿至1.75万亿越盾。

除了协助渔民造船外,岘港市还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服务业,致力打造中部地区渔业中心。

为充分发挥渔港优势,满足渔业后勤服务业发展需求,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和岘港市制定了“寿光渔港扩建升级项目”,投资资金2175亿越盾。改善升级后,该渔港将拥有配套设施,满足港口物流业发展需求,为岘港市乃至中部地区渔业发展注入动力。

重点发展各大海洋产业

越共中央委员、岘港市委书记张光义表示,为落实第43号决议,2020年2月5日,岘港市委颁布了第41 号计划,致力落实“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将岘港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海洋经济中心”提案。

根据提案,岘港市将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旨在推动生产,改善后勤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东西经济走廊物流产业的作用,将物流产业建设成为专业、现代且与生产经营、进出口、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等产业融合发展的高附加值产业。

岘港市力争2020年全年有物流需求的商品占流通商品总数的25%,到2025年、2030年和2045年分别为30%、34.5%和50%。为了实现该目标,岘港市将投资升级岘港国际机场,力争到2030年满足客运量每年2800万到3000万人次,到2030年机场货物吞吐量每年为20万吨。此外,努力将岘港港口建设成为国家综合港口及地区枢纽,当好中部地区国际门口的角色,同时研究将连沼港口发展成为集装箱货运港口,建设港口城市空间等。

对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胡琪明表示,近年来,岘港市重点发展各大海洋经济产业,如航海经济、海洋捕捞、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动员一切力量将岘港港口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港口中心,达到东南亚水平以及一个大型的现代化港区。与此同时,该市不断提高港口运营能力,确保解决全部货物进出量,逐步将海运服务发展成为其他经济产业的助推器及突破点,发展船队,提高服务质量,深入参与运输供应链,逐步提高国际市场份额等。

对于海洋渔业捕捞业,岘港市重视将传统捕捞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捕捞方式,支持合作社和联营组织方式,鼓励发展价值链中的各生产环节,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完)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越通社

国际金融中心:越南企业创新的源泉

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是资本流通的场所,更是企业界创新的源泉。对胡志明市而言,如何通过开放机制与创新精神,让越南企业能在"主场"茁壮成长是核心课题。

越南工贸部副部长潘氏胜与阿根廷外交、国际贸易和宗教事务部副部长费尔南多·布伦。图自越通社

越南—阿根廷政府间委员会召开第八次会议

尽管越南和阿根廷相距遥远,但两国拥有良好的传统关系。阿根廷是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的积极成员,其将成为越南产品进入南美市场的门户。与此同时,越南始终是阿根廷进入东盟市场以及亚太地区的坚实桥梁。

宁平省委常务副书记丁氏洛向法国企业运动联盟副主席杰拉尔丁·朗布莱赠送纪念品。图自越通社

宁平省在欧洲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由宁平省委常务副书记丁氏洛率领的宁平省工作代表团从10月22日至23日在欧盟部分国家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期间,展开了一系列重要活动,介绍该省发展潜力与优势,寻找与欧洲伙伴的投资合作机会。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水产品在新加坡市场站稳脚跟

越通社驻新加坡记者报道,越南水产品继续在新加坡市场稳居一席之地。其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依然在这一苛刻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