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努力提高商品价值 加强农业质量管理工作

11 月 19 日下午,在第十三届越南国会第六次会议上,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高德发是首位政府成员接受代表们的质问。

11 月 19日下午,在第十三届越南国会第六次会议上,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高德发是首位政府成员接受代表们的质问。国会代表们质问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开展农业结构重组、购储大米与化肥、兽药和饲料等管理政策。

回答代表们关于农业物资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问时,高德发部长承认目前市场上大量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等的质量较差。他强调,农业物资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是农业的首要责任。因此,农业与农村部部长在特别的情况下才授权副部长就上述重要问题举行交班会。

高德发部长强调了农业部门彻底解决所存在问题的决心,其中将特别注重下面各措施:按照所颁发的文件继续完善法律框架;制定各标准和技术标准;对1250个标准进行调整等等。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将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整顿的健全物资质量管理和监查机构。

在解答代表们关于购储大米政策尚未给农民们带来切实利益和越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措施的质疑时,高德发部长表示,购储大米政策只是暂时措施,不是每年均购储大米,仅在稻谷价格降低,农民利润不到 30%时,政府才实施购储大米。 

关于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措施,高德发部长强调,今后,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将同步展开各项措施,从而使越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并取务实效果,充分发挥国家的优势,其中将特别注重核查各规划并提高水稻产能和价值。该部门将扩大展开大型水稻地田模式,这被视为越南水稻产业的有效出路。

当天,越南建设部部长郑廷勇和越南科技部部长阮军已在场解答了代表的有关质疑。

关于克服灾害后果工作,建设部部长郑廷勇表示,政府十分关注这一问题。政府已要求建设部同各部门提出应对暴雨洪水的措施,有效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设部已同从清化至平顺等14个省份集中研究具体情况并从而提出各措施。此外,政府已批准在中部试点兴建700间防洪房屋,并政府正集中资金帮助 4万户家庭兴建防洪房屋。他同时透露,在气候变化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建设部已派遣工作组赴菲律宾研究台风海燕的影响并从而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的具体措施等。

关于巴先进科技应用于农业这一问题,越南科技部部长阮军表示,科技部已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就农业、农民与农村的第26号决议进行总结,结果表明科技已对农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越南力争2020年跻入地区内顶尖科技国家行列这一问题,阮军部长认为,越南科技在若干领域具有优势,然而,想达到上述目标越南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此外,国会代表们还对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在农业与农村地区合作发展生产、解决甘蔗种植农户困难的措施、砍伐森林种植橡胶树现状,责任与措施、制定与展开农业区、高科技区规划等问题对各政府成员进行质问。(越通社-VNA)

更多

洪水对得乐省水产养殖网箱造成了严重破坏。图自越通社

国家银行扩大对受自然灾害影响客户的支持范围

11月25日下午,越南国家银行宣布,已发布第10328/NHNN-TD号公文,要求第8、9、10和11区的信贷机构和国家银行分行重点实施相关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克服2025年10月和11月第12号和第13号台风以及洪水造成的损失,落实政府总理关于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稳定民生。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强化跨国毒品犯罪协同打击机制

在11月25日下午举行的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期间,多位国会代表就近期破获的“金三角”至越南1.2吨毒品走私案回应媒体提问。代表们一致认为,当前毒品犯罪呈现明显的国际化、组织化特征,亟需加强预防打击力度,完善跨国协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现跨境毒品案件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处置。

越南驻斯里兰卡大使郑氏心。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斯里兰卡拓展各潜在领域合作范围

越通社驻南亚记者报道,越南驻斯里兰卡大使郑氏心11月25日在科伦坡会见斯里兰卡环境部长兼斯越友好议员小组主席达米卡·帕塔本迪(Dammika Patabendi),共商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议会合作以及民间交流的措施。

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黎氏秋姮与欧盟对外行动署亚太总局代理总司长葆拉·潘帕洛尼。图自越通社

越南和欧盟推动全面合作

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黎氏秋姮11月24日在布鲁塞尔欧盟对外行动署(EEAS)总部与欧盟对外行动署亚太总局代理总司长葆拉·潘帕洛尼共同主持了第六次越南—欧盟联合委员会会议,旨在落实《越南与欧盟全面合作伙伴框架协议》(PCA)。

越南水手在训练中。图自越通社

越中海军编队在北部湾开展联合巡逻

11月25日下午,越南海军第二区171旅09和17编队已返回胡志明市迪耶(Rạch Dừa)坊171旅军港,圆满完成越南海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在北部湾举行的第39次联合巡逻任务。这是双方自2006年起开展的年度协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