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出口商品背后酝酿着巨大发展机遇

欢庆新春也是九龙江三角洲心潮澎湃迎来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丰收季节。
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出口商品背后酝酿着巨大发展机遇 ảnh 1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欢庆新春也是九龙江三角洲心潮澎湃迎来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丰收季节。2023年越南大米出口创汇47亿美元,其中九龙江平原的大米出口量占据90%。随着生产链条的延伸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越南农产品价值不断提高。

喜悦加倍,再过几天同塔省高冷县农户陈文腾先生的1.8万平米水稻将进入收割期,产量约1.6万公斤。产量高、售价合理,令陈文腾先生可能尝到甜头。

同塔省高冷县农户陈文腾说:“今年大米售价比往年好了点。我们很高兴也很期待呢。”

每年,九龙江三角洲的农业对全国农业生产总值贡献率为33%,占全国大米、蔬果、水产品供应量分别为56%、60%和60%。当地的土特产不仅在全国各地销售,而且还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市场,并颇受消费者喜爱。

 新龙集团董事长张士博说:“我们制定了农产品烘干与存储计划,建设了原料区,以提高生产的主动性。”

蔬果是九龙江三角洲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出口商品之一。特别是中国准许通过正贸渠道进口榴莲后,为越南蔬果出口行业敞开更广阔的大门。目前,九龙江三角洲的榴莲种植面积约5万公顷,这也是为数不多高效生产的行业之一。2024年越南榴莲出口额有望创汇35亿美元。

 加拿大驻越大使Shawn Steil说:“我们在九龙江三角洲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集中在扶持越南合作社、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领域。通过这些项目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在带动越南合作社和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包括加拿大消费者在内的世界消费者能够品尝到优质的水产品、新鲜的蔬果等创造机会。”

近几年来,九龙江三角洲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从应对海水入侵、气候变化,向主动适应转移。

农业经济高级专家 裴志宝说:“解决的路子只有两条,一是主动适应、二是最大限度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九龙江三角洲《百万公顷优质稻米可持续发展和低排放与绿色增长相结合》项目一直获得国际社会的积极好评。”

不再修建堤坝以防止盐碱化,也不储存淡水了,当今的九龙江结合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转变生产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化劣为优,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完)
越通社

更多

汇丰银行高层指出,在全球局势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越南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图自Vietnam+

汇丰银行:越南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深化国际融合

汇丰银行高层指出,在全球局势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越南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通过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深化国际融合以及激发私营经济活力,越南正展现出在动荡环境中持续发展的韧性。

游客体验河内的旅游产品。图自人民报

旅游业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使越南旅游业面临必须以可持续、适应性强且富有创新的方式重构发展模式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被确立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柱。

越南加大对渔船的管控力度。图自越通社

副总理陈红河:要求农业与环境部制定与欧盟委员会工作方案

根据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在国家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指导委员会第19次会议上作出的结论,副总理要求农业与环境部制定与欧盟委员会(EC)职能部门进行谈判、工作及交流的方案,着力减少被动性、增强主动性,并在国家打击IUU捕捞指导委员会第20次会议上汇报。方案需具体明确中央各部委、行业及地方各级的任务分工。

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越南各地的数十个扁米品牌,通过产品展示、制作体验等环节,向国际游客展现越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图自越通社

越南秋季博览会:扁米承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饮食文化

在2025年首届越南秋季博览会上,越南乡村的传统美食——扁米(cốm)成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焦点。这种以未成熟糯稻精制而成的时令美食,不仅展现越南独特的饮食智慧,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金秋时节的民族符号。

顺化市真云港将发展成为大型转运港和国际物流系统。图自thoibaotaichinhvietnam.vn

越南中部地区物流发展之路

越南中部地区具有多方面优势,可发展物流业。然而,为了达到国际标准并成为支柱产业,仍需完善统一的宏观战略与政策体系。

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越南企业走向世界的桥梁

在“2026-2035年走向国际市场计划”(Go Global)被确定为重要战略的背景下,最近,在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与越南贸易促进机构系统的贸易促进会议”上,越南驻外经济商务参赞们分享了关于政策建议、企业支持模式、贸易与投资趋势及在当地市场连接企业的经验。

山罗省展位。图自越通社

西北风采闪耀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

在越南国家展览中心举行的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现场,山罗省展区以泰族柔美婉约的群舞舞姿、苗族悠扬委婉的芦笙声和西北地区同胞的绚丽服饰而变得格外热闹亲切、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