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文学家通过影册和自传译版再现巴黎会议历程

虽然美国女记者、女作家博顿今年已70岁,但是她仍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每天,她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从骆城酒店到座落在阵兴道街的世界出版社工作。

虽然美国女记者、女作家博顿今年已70岁,但是她仍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每天,她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从骆城酒店到座落在阵兴道街的世界出版社工作。她是一位编辑兼编译员 。

小李(博顿女士从1969年至1971年阶段在为广义省残疾平民康复中心工作时所用的越南名字)又出现在婆赵街61号的越南和平委员会。

高高瘦瘦的她亟亟奔走、就像越南农村母亲匆忙地工作、赶集和做饭一样。1969年,她开始学习越语。此外,7 年在越南生活和工作使得博顿女士的越语非常流利,甚至她能使用学术性的越语。

40年前,在巴黎会议谈判即将结束时,作为贵格慈善组织人道主义活动者、博顿女士在广义省工作。而近五个月来,她正在为将越南前国家副主席阮氏平的《家庭、朋友和我的国家》自传翻译成英语忙得不可开交。在篇幅300多页的这本自传中,阮氏平女士对1963年至1973年的5年在巴黎会议进行谈判的回忆给读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作者的难忘记忆再现了当时的谈判、动员国际社会支持越南和谴责美国的非正义战争等各项活动。

除了编译阮氏平女士的自传之外,博顿女士还为完成《回顾1968年至1973年阶段有关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照片书尽一切努力。这是越英双文版照片书,其中包括关于巴黎会议的大约140张黑白照片。通过书中诸多照片及有关照片中每个人物的具体注释,巴黎会议的大部分历程得以栩栩如生地回叙。

女作家为确保上述两本书恰逢纪念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40周年之际面世的压力显得担忧。虽然工作较为辛苦,但是她仍细心工作,因为她对上述两本书很感兴趣。

回答她的同事 —— 几位记者有关于2013年1月25日正式面世的两本书的采访时,她常常提到新闻媒体活动在巴黎会议谈判历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其中前《人民报》副总编辑、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成员之一阮城黎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她说,巴黎那时候是世界中心,大型传媒公司的记者都集中在那里。河内太遥远了,由于战争,从河内播出世界的新闻传播工作非常困难。因此,世界主要通过在巴黎举行的500次记者招待会和近1000次采访了解越南战争的实际情况。

也许战争给中部人民所带来的巨大损失与悲痛使博顿女士永远与越南形影不离。战争也是给她带来创作兴趣的源泉。20世纪,她与同事们出版了许多有关越南历史和胡志明主席的书籍。于1984年在美国出版的《敌人的感受,由40名越南与美国女作者创作的《战争视角与和平之梦》选本诗歌125首以及《悲伤之后——一个美国人在越南乡村之间》等许多书籍被译成多种语言。她同美国画家大卫•托马斯出版《胡志明——一个肖像》一书,并在美国和越南报纸和杂志上撰写许多有关“ 越南战争后的美国人 ”主题的政治时评。此外,她也担任越南一些新闻机关的英文编辑员和校对员,并为越南与美国各家作者举行许多交流会。

为了完善上述作品,博顿女士要在法国国家档案中心,美国和其他地方搜索资料。但是,能搜集的资料越来越少。她说,现在只能在士兵口袋和各户家庭里寻找资料。历史见证人日渐老迈,在编辑有关巴黎会议一书的过程中,其中有几个历史见证人因年纪已大而去世。

由于时间不多以及作者,编辑人和见证人的年纪已高等原因,博顿女士与时间和见证人之间的竞赛非常艰巨。纪念巴黎协定签署40周年的两本书已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读者的关注。

可以说,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博顿女士的心灵都一直向往越南。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肯定博顿女士在《越南和世界朋友之情》一书里是越南人民始终如一的朋友。她通过自己的感受,选择了写作来关上了过往岁月之门,为了两国年青一代更加了解那充满风暴的历史阶段。(来源:越南人民报)

更多

108中央军医院的医生正在手术。图自人民军报

复杂多器官移植手术成功:6名患者获救

11月9日,该医院成功实施了一例来自脑死亡捐献者的多器官移植手术,救治了6名重症患者,并支持移植给另外2名等待者。这是该医院于2025年完成的第四例脑死亡捐献多器官移植手术。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出席乂安省那外寄宿学校开工仪式。图自越通社

全国17个省市同步开工建设边境乡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11月9日上午,全国17个省市同步举行陆地边境乡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开工仪式。该项目由越南教育与培训部主办,与越南国家电视台、越南邮政电信集团、越南军队工业与电信集团以及17个陆地边境省市配合展开,开工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

根据农业与环境部下属堤坝管理与防灾局统计,截至11月8日8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245间房屋倒塌、26226间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翻,房屋损毁数量较7日下午增加8664间。

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图自越通社

顺化市塑造垃圾循环经济

顺化市的“科技拾荒合作组”模式正在为城市垃圾管理带来积极变化。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通过mGreen应用与再生供应链实现连接。不仅改善了成员的生计、提升社会地位,还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垃圾循环体系,彰显顺化在建设绿色、清洁、循环城市中的先锋作用。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南亚地区网络犯罪防治对策建议

11月7日,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人文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Tech for Good Institute,简称TFGI)在河内联合举办题为“公众对话——增强东南亚防范诈骗与欺诈的韧性:以越南为重点”的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