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文学家通过影册和自传译版再现巴黎会议历程

虽然美国女记者、女作家博顿今年已70岁,但是她仍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每天,她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从骆城酒店到座落在阵兴道街的世界出版社工作。

虽然美国女记者、女作家博顿今年已70岁,但是她仍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每天,她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从骆城酒店到座落在阵兴道街的世界出版社工作。她是一位编辑兼编译员 。

小李(博顿女士从1969年至1971年阶段在为广义省残疾平民康复中心工作时所用的越南名字)又出现在婆赵街61号的越南和平委员会。

高高瘦瘦的她亟亟奔走、就像越南农村母亲匆忙地工作、赶集和做饭一样。1969年,她开始学习越语。此外,7 年在越南生活和工作使得博顿女士的越语非常流利,甚至她能使用学术性的越语。

40年前,在巴黎会议谈判即将结束时,作为贵格慈善组织人道主义活动者、博顿女士在广义省工作。而近五个月来,她正在为将越南前国家副主席阮氏平的《家庭、朋友和我的国家》自传翻译成英语忙得不可开交。在篇幅300多页的这本自传中,阮氏平女士对1963年至1973年的5年在巴黎会议进行谈判的回忆给读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作者的难忘记忆再现了当时的谈判、动员国际社会支持越南和谴责美国的非正义战争等各项活动。

除了编译阮氏平女士的自传之外,博顿女士还为完成《回顾1968年至1973年阶段有关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照片书尽一切努力。这是越英双文版照片书,其中包括关于巴黎会议的大约140张黑白照片。通过书中诸多照片及有关照片中每个人物的具体注释,巴黎会议的大部分历程得以栩栩如生地回叙。

女作家为确保上述两本书恰逢纪念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40周年之际面世的压力显得担忧。虽然工作较为辛苦,但是她仍细心工作,因为她对上述两本书很感兴趣。

回答她的同事 —— 几位记者有关于2013年1月25日正式面世的两本书的采访时,她常常提到新闻媒体活动在巴黎会议谈判历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其中前《人民报》副总编辑、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成员之一阮城黎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她说,巴黎那时候是世界中心,大型传媒公司的记者都集中在那里。河内太遥远了,由于战争,从河内播出世界的新闻传播工作非常困难。因此,世界主要通过在巴黎举行的500次记者招待会和近1000次采访了解越南战争的实际情况。

也许战争给中部人民所带来的巨大损失与悲痛使博顿女士永远与越南形影不离。战争也是给她带来创作兴趣的源泉。20世纪,她与同事们出版了许多有关越南历史和胡志明主席的书籍。于1984年在美国出版的《敌人的感受,由40名越南与美国女作者创作的《战争视角与和平之梦》选本诗歌125首以及《悲伤之后——一个美国人在越南乡村之间》等许多书籍被译成多种语言。她同美国画家大卫•托马斯出版《胡志明——一个肖像》一书,并在美国和越南报纸和杂志上撰写许多有关“ 越南战争后的美国人 ”主题的政治时评。此外,她也担任越南一些新闻机关的英文编辑员和校对员,并为越南与美国各家作者举行许多交流会。

为了完善上述作品,博顿女士要在法国国家档案中心,美国和其他地方搜索资料。但是,能搜集的资料越来越少。她说,现在只能在士兵口袋和各户家庭里寻找资料。历史见证人日渐老迈,在编辑有关巴黎会议一书的过程中,其中有几个历史见证人因年纪已大而去世。

由于时间不多以及作者,编辑人和见证人的年纪已高等原因,博顿女士与时间和见证人之间的竞赛非常艰巨。纪念巴黎协定签署40周年的两本书已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读者的关注。

可以说,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博顿女士的心灵都一直向往越南。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肯定博顿女士在《越南和世界朋友之情》一书里是越南人民始终如一的朋友。她通过自己的感受,选择了写作来关上了过往岁月之门,为了两国年青一代更加了解那充满风暴的历史阶段。(来源:越南人民报)

更多

途经得乐省的一段铁路被洪水冲毁。图自越通社

越南铁路部门继续停运11月25日至27日部分列车

受中部以南地区(谣池—芽庄区段)洪涝灾害影响,越南铁路运输股份公司发布通报,从即日起至11月27日继续停运部分客运和货运列车,同时缩短途经谣池至芽庄区段的客运列车运行区间。

出席会议的越南代表团。图自越通社

越南退伍军人企业模式在地区广受关注

据越通社驻雅加达记者报道,第二届东盟退伍军人联合会企业论坛(VECONAC)于11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吸引地区内多国代表出席。从事水产品、农产品、设计、建筑等领域的15家越南企业参加了论坛。

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向洪水灾民伸出援手。图自西贡解放报

Vingroup 再拨5000亿越盾支援越南中部救灾重建

面对中部各省因持续暴雨洪灾遭受的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Vingroup 集团已紧急致函政府总理、各位副总理及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表示将追加 5000 亿越盾用于抢险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欧盟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越南接收欧盟的救援物资

11月24日上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防与防灾管理局接收了从卢森堡运抵河内内排国际机场的欧盟救援物资。

越通社社长武越庄参加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发起为受洪涝灾害影响民众捐款活动

发扬团结精神,响应“全民支援中部与西原地区同胞克服洪涝后果”的号召,11月24日上午,越通社在河内李常杰街5号国家通讯中心举行“支持同胞克服洪涝灾害影响”启动仪式。

众多个人、家庭、企业和机关单位主动将物资运送到救援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首都与全国同心协力 共助中部灾民渡过难关

近日,河内市多个救援物资接收点持续收到社会各界为帮助中部地区同胞克服暴雨洪灾影响而捐赠的大量款项与物资。在首都各级政府、团体组织及民众的积极响应下,各项援助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

旅法越南人代表在塞尔吉市文化节上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法越携手跨越边境 支援顺化古都克服灾害损失

在越南顺化市及中部多省正遭遇多年未遇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背景下,顺化市与法国塞尔吉市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关键支柱。从地方政府到文化社会组织以及旅居法国越南人社群正一齐行动,及时支援顺化古都渡过难关。

救济大米被运往遭受洪水严重影响的地区。图自越通社

国际媒体:越南政府加大力度 全力应对洪灾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越南在此次灾害中的迅速反应、强有力的指导以及各力量之间的高效协同。诸多国际媒体机构和组织普遍认为,这充分展现了越南在气候变化日益复杂背景下应对自然灾害和保护人民安全的能力、团结精神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