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红河岸边文化公园: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兴建红河岸边和河心洲一带多功能文化公园将为河内市创造开放的空间,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红河河心洲的一角。图自越通社
红河河心洲的一角。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兴建红河岸边和河心洲一带多功能文化公园将为河内市创造开放的空间,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红河与河内发展历史息息相关,承载着河内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红河岸边建设文化公园意义非同一般。

红河河心洲面积约328公顷,河岸边地区(从四连大桥到陈兴道大桥)约63.2公顷,遍布还剑、巴亭、西湖和龙边四个郡。这里拥有成为市民和游客颇具吸引力的生态文化公园的巨大潜力。

红河岸边和河心洲将连接还剑郡古街、老城区、巴亭郡老城区以及西湖、龙边两郡的花卉种植村。

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杨德俊表示,据河内市总体规划,红河岸边一带将成为河内市主要景观轴,与西湖-古螺景观轴相连,形成河内市中心的主要景观空间。

该计划包括建设公园体系、首都标志性工程项目,为节庆、旅游活动提供服务,并为河内增加水路交通类型。

随着河内市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河内市越来越重视打造景观空间,其中包括文化创新空间。

业内专家认为,红河岸边文化公园需要朝着友好型、环保型方向进行管理规划。具体的是,将荒野地区规划为生态保护区、科普教育区和自然体验区;规划可持续发展区域,包括与自然、旅游和教育有关的可持续农业、文化和体育活动。规划时需要考虑当地居民的生计转换问题,将人们现有的活动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等。

据规划人员介绍,红河岸边公园是一座文化娱乐休闲综合体,拥有农业生态空间、清洁农业发展模式和农田与旅游相结合模式。

还剑郡城市管理处处长、建筑师阮全胜先生表示,该公园将大力发展城市公园、主题公园、洪水公园等绿色模式。

红河岸边公园不仅可以有效挖掘红河的潜力和自然美景,还有助于促进社区创意设计活动,进而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安全、绿色空间。这也是吸引投资,发挥创新创意能力,充分挖掘首都文化历史价值的良好机会。(完)

越通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