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九龙江三角洲循环经济发展

九龙江三角洲是越南全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对越南农业部门生产总值的贡献率31.37%,约占稻米产量的50%、大米出口量的95%、水产养殖产量的65%,鱼类出口量的60%和水果产量的约70%。

附图 图自越通社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九龙江三角洲是越南全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对越南农业部门生产总值的贡献率31.37%,约占稻米产量的50%、大米出口量的95%、水产养殖产量的65%,鱼类出口量的60%和水果产量的约70%。

九龙江三角洲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地区,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受干旱、盐水入侵、地下水资源减少的影响,加之九龙江上游地区许多水电站的形成,该地区面临沉降和山体滑坡,生产、生活用水匮乏十分严重等问题。

专家预测,如果现在不采取必要、紧迫的根本解决方案,气候变化对九龙江三角洲造成的影响和损害程度将迅速加剧。

胡志明市国家大学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院认为,九龙江三角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情况。越南党和国家出台保障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科学技术是帮助推动和发展这些经济模式的迫切需求。

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区别于 “开采-生产-消费-处置” 传统生产模式的新途径,对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有助于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有毒物质向环境的排放。虾稻模式化解养虾地种稻的“冲突”,并成为九龙江三角洲农民的“明智有利”的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院专家认为,对于九龙江三角洲农业部门来说,由于该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大、利用和最小化输入源的巨大潜力以及处理和回收废物和废水,在生产中利用副产品和废品,因此应用循环经济原理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境影响。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种植局的统计,九龙江三角洲每年产生约2600-2700万吨秸秆,但其中约70%被人们焚烧或掩埋在田间,造成环境污染,增加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施秸秆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解决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掩埋秸秆的问题。农民可以利用机械化收集秸秆来种植草菇、生产牛饲料、生物肥料、生物塑料和城市农业,为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阮红军副教授表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开发九龙江三角洲的解决方案,旨在实现党和国家的环境计划和应对气候变化计划。这些解决方案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还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完)

越通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