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为吸引投资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的报告显示,各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在2023年外资预测下降,而疫后复苏和发展阶段吸引投资需求则暴涨的背景下。
越南为吸引投资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ảnh 1

越南计划与投资部《投资报》社5月15日举办题为“凝聚投资力量,建设繁荣越南”的研讨会。图自Vietnam+

这种情况给越南带来了许多挑战,但存在压力的同时也促使各级管理机关创新思维,发挥创造力,创造愿景,从而为未来发展合作开辟新机遇并注入新动力。

越南依然是潜在目的地

越南计划与投资部副部长杜诚忠5月15日在题为“凝聚投资力量,建设繁荣越南”的研讨会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正要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陷入“低增长、高通胀”两难境地。此外,各大经济体仍要面临衰退风险,俄乌局势复杂难以预测等。

杜诚忠表示,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到全球投资流动格局。再加上,自2014年起,部分经济体预计向企业征收最低15%的税收,这使得流入越南的外国投资资金趋于放缓。

然而,情况正在逐步好转,杜诚忠表示,今年前4月,越南吸引外资累计达近89亿美元,同比降幅仅为18%,而一季度同比降幅则近39%。

杜诚忠也透露,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外国投资商对越南经济体增长潜力以及越南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努力充满信心。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对在越日本投资者的考察结果显示,60%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在未来1-2年内扩大在越经营范围,这是东盟区域内最高的比例。

越南欧洲商会(EuroCham)日前考察结果显示,欧洲投资者将越南列为全球前 5 大投资目的地,41% 的受访企业表示正在将业务从其它国家转移到越南。
杜诚忠表示,为了进一步提升投资合作质效,越南支持外国投资商优先对劳动力、能源、占地、资源少而附加值高的项目进行投资,着力推动绿色增长、经济包容性且可持续发展等。与此同时,外国企业与国内企业加强沟通协调,协助提升越南企业能力并为其更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创造便利条件等。

越南为吸引投资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ảnh 2

越南计划与投资部副部长杜诚忠在会上发表讲话。图自Vietnam+

继续完善并营造最佳投资环境

日本永旺(越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古泽康之(Furusawa Yasuyuki)评价称,越南投资环境正带来诸多机会,许多日本企业希望赴越投资兴业。

古泽康之表示,永旺经研究后发现,越南市场正处于突破性发展时期,当前呈现出的因素与日本快速发展时期相似。

古泽康之表示,除了日本之外,永旺集团明确越南为第二个重点市场。因此,为了加速对越投资,永旺集团希望越南进一步简化投资手续办理流程。

韩国三星(越南)公司总经理崔周湖(Choi Joo Ho)认为,越南投资环境的改善必须持续进行,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实施相应的改革。

杜诚忠听取各投资商的建议之后指出,为了提高外资质量和效果,越南政府已指导继续深入推进制度改革,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本着“利益和谐、风险共担”的方针为包括外国投资商在内的企业界创造便利条件等。(完)

更多

范明政总理与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出席越南与南非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南坚定支持非洲提升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南非媒体认为,范明政总理此访以及与南非达成的协议延续了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近期对越南国事访问的结果,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并在农业、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和科学技术等领域扩大合作。

河内市委常务副书记阮文锋代表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分别向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三省各移交100亿越盾援助款项。图自laodongthudo.vn

河内市向得乐省、林同省与庆和省提供300亿越盾救灾援助

为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践行“河内为全国、与全国同行”的精神,河内市于11月24日下午在国会大厦举行援助资金交接仪式,向近期遭受持续暴雨和洪灾严重影响的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省提供总额300亿越盾的救灾资金。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

11月24日上午,由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在河内开幕。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11月23日,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美国驻越南外交使团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在河内联合举办“越南—美国友好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纪念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1995—2025)系列重要活动之一。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