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驻韩国大使阮武松:国家主席阮春福访问韩国有助于把双边关系提升至新水平

应韩国总统尹锡悦的邀请,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将率领越南高级代表团于2022年12月4日至6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在阮春福访韩前夕,越通社驻韩国记者已就此访的意义和目的对越南驻韩国大使阮武松进行采访。
越南驻韩国大使阮武松:国家主席阮春福访问韩国有助于把双边关系提升至新水平 ảnh 1越南驻韩国大使阮武松接受越通社记者的采访。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应韩国总统尹锡悦的邀请,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将率领越南高级代表团于2022年12月4日至6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在阮春福访韩前夕,越通社驻韩国记者已就此访的意义和目的对越南驻韩国大使阮武松进行采访。

阮武松大使表示,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此次访韩将开启两国关系新篇章。阮春福是在两国陆续举行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系列活动和下决心提升双边关系水平的背景下对韩国进行访问。越南与韩国正迈进开展每个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目前,双边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继续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快速变化、复杂和难以预料,各国之间,特别是传统伙伴、全面伙伴之间的合作需求日益增加,旨在巩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正主动展开越共十三大所通过的对外路线的时期。韩国总统尹锡悦新政策已基本上形成韩国今后对外政策中各大方向,其中将印太视为韩国全球政策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同时将东盟视为该战略的核心和越南是东盟中的重点国家。

阮武松大使表示,阮春福是在韩国公布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和东盟团结倡议后访韩的首位外国元首。越南是2021-2024年东盟-韩国关系协调国。在上述国家和国际情况下,阮春福此次访问在双边、多边、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

 阮武松大使还透露阮春福访韩的日程安排。阮武松表示,访韩期间,阮春福和韩国总统尹锡悦将就提升两国关系,为提升双边关系水平创造新框架,为两国全面和战略关系提出各大方向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越南国家主席是在尹锡悦就任总统职务后访问韩国的首位外国客人,其充分体现了两国高层领导对通过高层互访培育双边关系的关注。

此外,双方还就地区和国际问题进行讨论和在观点上达成一致,从而加强双边在多边框架的合作,致力于各自国家的基本利益,致力于地区和全球和平、稳定和繁荣。

越南驻韩国大使阮武松:国家主席阮春福访问韩国有助于把双边关系提升至新水平 ảnh 2阮春福与旅居越南韩国人社群代表。图自越通社

阮春福将会见旅居首都首尔和其他地方的越南人社群代表,直接了解和把握旅外侨胞的心声和愿望。

阮春福将出席越韩企业论坛,会见韩国各大集团领导,越韩友好协会代表。代表越南党和政府对韩国伙伴为推动两国经济、文化-社会和传统关系做出的重要贡献给予认可,激励他们继续为未来双边关系做出贡献。

 阮武松大使表示,访韩期间阮春福将出席韩国越南日活动开幕式,该活动上将举行民间文化、美食展,传统和当代艺术演出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推介越韩两国文化,增进韩国人民对越南风土人情的了解和促进两国人民交流。

阮武松大使表示希望,以密集的日程安排,国家主席阮春福此次访韩必定将开启越韩两国关系发展新阶段,把双边关系提升至新水平。(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正在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当地时间17日上午在科威特首都巴扬宫出席隆重欢迎仪式后会见了科威特国王米沙勒·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

越南电视台团委书记阮怀担。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制定青年人力资源长期发展战略

征求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的意见,在党制定国家重要路线、政策和决策中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他们当家作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时,每一名团员和青年不仅是“为党建言”,更是“秉持党的精神行事”,使每一个想法成为促进革新的动力。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第57号决议: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行政体系

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22日签发关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的第57号决议(57-NQ/TW)正由各行业和地方本着快速、强有力、可持续、安全的方针深入、广泛而高效地落实。各产业和地方正积极从被动接受行政手续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创新、服务人民和企业的状态。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和出席越南教师节(11/20)纪念典礼的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国家主席梁强:教育创新和质量提升是迫切要求

国家主席强调,本着团结、创新、改革的精神,教育部门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胡志明关于教育培训的思想,尤其是最新发布政治局关于推动教育和培训实现突破发展的第71-NQ/TW号决议;集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解决制度、机制、政策上的瓶颈和障碍;推动教育培训领域的创新与建设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