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次东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岘港闭幕

主题为“和平之海—可持续复苏”的第十四次东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16日至17日在岘港市举行。在为期两天的第十四次东海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举行一场主旨会议和8场讨论会。
第十四次东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岘港闭幕 ảnh 1专家们在研讨会上进行积极讨论。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主题为“和平之海—可持续复苏”的第十四次东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16日至17日在岘港市举行。

在为期两天的第十四次东海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举行一场主旨会议和8场讨论会。与会代表讨论议题涉及:地区和国际局势和近期东海演变;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和《东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的价值;在科技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合作确保海上安全的要求等。

各位代表在对东海和地区局势做出评价时都认为,在世界局势走向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东海局面较为平静但只是暂时的。各位学者认为,地区和东海安全局势与东海周边国家和各大国之间的竞争有关。

许多演讲嘉宾强调,东海乃至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日益受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家或欧盟等组织都主动在印太地区提出其战略并强调日益加强对该地区的干预的承诺。

在16日上午举行的特别主旨会议上,欧盟对外机构高级军事顾问JuergenEhle海军少将已表示印太地区对欧盟经贸、航行与飞越自由具有重要地区。欧盟反对单方面行动,基于规则保护秩序,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承诺维护海上安全和建设海洋法律秩序,其中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为海上各项活动提供法律框架。欧盟支持东盟的核心作用,依照规则的地区架构、多边主义、通过东盟地区论坛的安全,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和确保第三方利益的“东海行为准则”(COC)。他同时表示,今后,欧盟将在印太地区开展海上“集成存在”倡议。

各位代表和演讲嘉宾还讨论了小多边和多边,包括由东盟引领的各机制的连接趋势。他们认为,日益出现更多各国家小组之间的合作机制,以有效应对新出现的挑战和确保实施国际法。然而,学者们仍未对小多边合作机制对东盟核心作用的影响达成一致。

研讨会上还举行纪念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40周年暨东盟与中国签署《东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的活动。大多数代表的意见都强调了《公约》的重要性和普遍价值。40年后,环保、海洋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科技发展等新问题已给《公约》带来新挑战。

对《东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价值进行评价时,许多学者认为,《宣言》是东盟与中国之间的重要成就,表明各方尽管仍存在许多分歧但仍可合作为共同目标寻找共同点。

各位代表还讨论近期东盟新演变,如有国家利用国际法中不明确的内容和科技发展成就进行影响到东海边国家的权利和东海秩序的活动。

各位代表还对近期海上安全的新挑战做出评价,认为海洋不是分开的空间,而与陆地、空域和海底等其他空间息息相关。

为了推动合作和可持续复苏,各位学者对促进蓝色海洋经济合作展望做出评价。他们认为,蓝色经济/海洋经济日益在推动许多国家创新、有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多边主义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各国和欧盟、东盟等国际组织都优先合作发展海洋经济和海上合作,旨在促进对接、确保供应链和恢复经济。

部分代表还分享了合作开展蓝海经济开展程面临的困难。其中,东海上的争端就是组织实施蓝色经济战略的障碍。因此许多代表认为,需充分利用优势来促进经济合作,鼓励按照社会化模式的参与,吸引更多国企和私营企业参加。

参会代表就可持续贸易、供应链、经济复苏和发展等内容进行讨论。为了应对中美贸易争端、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军事冲突等动荡因素带来的挑战,参会代表认为,各国和地区须提升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供应链多元化,提升海港和海运服务水平,扩大合作范围,尽量减少原材料、半导体、重要矿物和清洁绿色技术供应中断带来的影响。

外交学院代理院长范兰蓉在致闭幕辞时高度评价各场讨论会的质量。她强调,为期两天的研讨会、8场讨论会、一场主旨会议、近40份报告和160多条意见和讨论问题已充分表明东海不是封闭的海域,而在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东海正在面临由世界和地区形势造成的诸多变化和挑战。

范兰蓉认为,今后,地区和国际社会须继续严格落实国际法,保证法律至上地位,对各多边合作机制充满信心,在不同领域和空间的合作机制中发挥灵活性和创造力,将东海建设成为和平海域,助力各国推动可持续复苏等。(完)

越通社

更多

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会常委会第51次会议审议多项重要内容

国会常务委员会第51次会议预计将分为四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于2025年11月5日下午和6日下午举行;第二阶段于11月12日下午和17日下午举行;第三阶段于11月24日下午举行;第四阶段于11月29日举行。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将发表开幕讲话,并与各位国会副主席轮流主持各场会议。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提高三大战略突破口的实效性

在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框架内,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11月4日下午举行的小组讨论会上高度评价国会就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认为这种方式十分符合实际且极具成效,不仅为更多国会代表发表意见创造条件,而且有助于提高意见质量。

越南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局长范登科中将向中方代表赠送纪念品。图自cand.com.vn

越中加强非法出入境活动管控力度

11月4日,越南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与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在胡志明市举行会议,总结2025年4月至10月两国在防范、打击非法出入境领域的合作成果。

俄罗斯越南人联合会副主席阮国雄(左二)。图自越通社

为越共十四大文件提出意见:俄罗斯越侨知识分子对党的战略眼光与决心寄予厚望

为迎接越南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已传达至全国广大民众以及遍布五大洲的海外侨胞。越通社驻俄罗斯记者就旅居俄罗斯的越南知识分子对这一关系到全国重大政治事件的意见和建议,与俄罗斯越南人协会主席团委员范青春以及俄罗斯越南人联合会副主席阮国雄进行了交流。

韩国国家技能人才认定局与海外劳工中心(COLAB)签署服务供应承诺协议(SCA)。图自越通社

越韩推动可持续劳工就业与移民管理合作

11月3日,越南内务部副部长武战胜与韩国雇佣劳动部(MOEL)、韩国国家技能人才认定局(HRD Korea)及韩国法务部举行工作会议,旨在推动双方在劳工、就业及移民管理领域的双边合作,从而为实质性落实两国之间的外国劳工许可计划(EPS)做出贡献。

台风“海鸥”于11月4日14时的中心坐标。图自越南国家气象水文预报中心

政府总理要求主动防范 应对台风“海鸥”

据越南国家气象水文预报中心预测,台风“海鸥”(KALMAEGI)将继续向西偏西北方向移动,于11月5日上午进入东海,成为2025年第13号台风。进入东海后,风力预计将进一步增强至13至14级,阵风达16至17级,并向越南中部和南中部沿海与陆地地区靠近。预计在长沙群岛(庆和省)及从岘港至庆和省外海海域风力可达13至14级,阵风达16至17级;沿岸海域(包括李山岛)风力达12至13级,阵风超过1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