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者强调了UNCLOS对确保东海和平稳定的作用

题为“东海的国际航海法:实施前景及解决方案”国际研讨会在乌克兰举行。与会代表强调了在国际法、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1982)和2016年常设仲裁法院(PCA)对东海问题作出裁决的基础上解决东海争端问题的必要性。
国际学者强调了UNCLOS对确保东海和平稳定的作用 ảnh 1附图:越南一直按照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严格履行沿海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7月12日,题为“东海的国际航海法:实施前景及解决方案”国际研讨会在乌克兰举行。该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吸引乌克兰、美国、英国、希腊、巴拿马和其他国家的25名专家学者与会。

 

越通社驻东欧记者报道,与会代表在研讨会上作的报告强调,东海是特别重要的国际航线。全球通过这条航线的货运量年均超过25%,因此,需要寻找确保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国际航海自由的有效机制。

与会代表强调了在国际法、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1982)和2016年常设仲裁法院(PCA)对东海问题作出裁决的基础上解决东海争端问题的必要性。

国际律师根纳季·杜博夫(Gennady Dubov)博士表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所有缔约国具有约束力。他说,越南对该问题的立场具有建设性,为维护东海的和平于发展作出贡献。

乌克兰国际政治学家弗拉基米尔·沃利亚(Vladimir Volya)希望,有关各国早日通过“东海行为准则”(COC),符合有关各国的利益。

国际学者强调了UNCLOS对确保东海和平稳定的作用 ảnh 2研讨会场景。图自组委会

全球转型研究所所长Alexei Semeniy表示,东海争端各方应尊重国际法,包括UNCLOS 1982、PCA对东海问题作出的裁决和其他法律文件。

巴拿马某大学教授Euclides Tapia谴责中国“把东海变成内海”的野心,在17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限制航行自由。

在乌克兰举行有关东海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再次强调了国际社会对和平解决东海争端问题和2016年常设仲裁法院对东海问题作出裁决的价值的关注。

*另一消息,曾在德国科学政治研究院工作的东海专家Gerhard Will就PCA就东海问题作出裁决5周年接受越通社驻德国记者的采访时强调,PCA的裁决干脆利落地驳回中国的主权声索,对解决东海争端具有坚实的法律依据和巨大的价值。

Gerhard Will认为该裁决澄清了东海争端的许多问题,并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他表示,为了防止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继续在东海发生,国际社会应强烈支持该判决,同时要求违反该裁决的一方遵守该裁决。

Gerhard Will对东海形势作出评价时指出,中国在东海诸岛搞军事化以及其他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是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原因所在。Gerhard Will就欧盟对东海争端的立场表示,由欧盟和德国、法国、荷兰发布的印太战略说明欧洲不仅视印太为经济上的重要地区,而且还彰显了其对地区政治安全局势的重大关注。 (完)

越通社

更多

范明政总理与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出席越南与南非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南坚定支持非洲提升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南非媒体认为,范明政总理此访以及与南非达成的协议延续了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近期对越南国事访问的结果,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并在农业、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和科学技术等领域扩大合作。

河内市委常务副书记阮文锋代表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分别向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三省各移交100亿越盾援助款项。图自laodongthudo.vn

河内市向得乐省、林同省与庆和省提供300亿越盾救灾援助

为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践行“河内为全国、与全国同行”的精神,河内市于11月24日下午在国会大厦举行援助资金交接仪式,向近期遭受持续暴雨和洪灾严重影响的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省提供总额300亿越盾的救灾资金。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

11月24日上午,由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在河内开幕。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11月23日,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美国驻越南外交使团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在河内联合举办“越南—美国友好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纪念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1995—2025)系列重要活动之一。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