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志明市,“清理”渔船数据是第一步。截至目前,全市100%的渔船数据已录入国家渔业数据库 VNFishbase。到2025年11月中旬,胡志明市已向4200余艘符合条件的渔船发放捕捞许可证;同时,对236艘“3无”渔船实施严格管控,坚决禁止出港。
在辖区内的9个渔港和边防哨所,渔船“出—入”港管理均通过电子溯源系统(eCDT)严格执行;所有进出港渔船均需接受产量监控,以便核发捕捞来源证明。统计显示,从11月7日至14日,共有近800艘渔船完成监管程序。
胡志明市农业与环境厅副厅长范氏娜:“打击IUU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管理和全面掌握渔船队情况。目前全市约有5000艘渔船,我们已将不符合条件的船只分类,并要求地方、边防、渔检等力量严格把关,绝不允许其出港。对于仍在海上作业但不达标的船只,将依法处理。岸基监控站对海上渔船实行全天候监控,确保监管无死角。”
除了纸面监管,政府还紧密依托社区开展管理。在头顿坊,地方干部以“柔性”方式——如开展与渔民共进早餐模式——结合严格执法,实现双重管理。
头顿坊人民委员会主席武宏舜:“截至目前,辖区未出现任何IUU违规案件。我们每周都与中央及市级指挥机构召开会议,评估管理情况,并已举办26场宣传活动,同时与海警第三区和《公理报》联合组织模拟法庭,让渔民直观了解违法后果。通过这些措施,渔民普遍表示绝不再触碰IUU违规行为。”
流动法庭和模拟审判在社区频繁开展。近日,胡志明市人民法院已对两名被告判处有期徒刑6年和9个月,罪名为组织非法出境,并没收全部渔船及相关设备。
胡志明市龙海坊渔民阮文小:“模拟法庭让渔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案件审理过程。大家最怕的不是罚款,而是被公开审理、名誉受损。名誉高于一切,因此我们完全赞成这样的方式,并承诺绝不再从事非法捕捞。”
自年初以来,相关部门几乎彻底处理所有失联渔船,并已立案侦办9起刑事案件。此举释放出明确信号:绝不能以经济利益换取违法代价。
在海上,海警第三区司令部开展高强度执勤,10余艘舰艇昼夜巡逻,重点监管越南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接壤海域,为欧委会第五次检查做准备。
海警第三区政委黎文秀上校:“这是关键时期,我们持续密集部署舰艇,加大巡查力度,全力配合全国系统争取解除EC‘黄牌’,树立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
当前,打击IUU行动已进入最为关键、最为激烈的冲刺阶段。从公安、边防、渔检到地方政府,各方同步发力,彰显了越南政府的最高决心。
目标不仅是摘掉“黄牌”,更在于建设透明、负责任、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渔业体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