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服饰登上专业舞台 绽放传统之美

平福省的斯丁族和墨侬族的土锦织锦技艺,已被越南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织锦技艺,已成为该省各级政府部门的紧迫任务。经过不断努力,平福省的土锦布正不断肯定其特殊价值。

这场特殊的时装秀彩排正在汉管县清安乡的织锦合作社进行。尽管步伐稍显生疏,动作还不够熟练,但每位参与者都全情投入。她们不仅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推广传统织锦技艺,也因亲手编织的土锦服饰而深感自豪。

平福省汉管县清安乡的村民茑氏红:“看到村里的乡亲们穿上自己亲手织出的服饰,我感到非常自豪。现在,我也希望重新学习这门技艺,将斯丁族的传统织锦技艺发扬光大。”

为了让土锦布真正受到当地各民族的广泛使用,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协会的共同努力。最近,在昔日的邦波村举行的“当今的邦波”时装秀舞台上,这些土锦服饰与现代精心设计的服装同台亮相,注入时尚元素,为传统手技艺赋予新的生命,也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

平福省布当县同奈乡的村民茑大心:“我是墨侬族人,能够参与这样的盛大活动,我感到非常自豪。从小到大,我一直穿着自己民族的服饰。我现在穿的这套服装,正是由我母亲亲手织造并缝制的。”

这次展演中,70套由斯丁族和墨侬族精心织造的传统土锦服饰首次登上了专业舞台。此次展示不仅是对织锦技艺质量的充分体现,也为传统手工艺品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服装设计师明幸:“我们正在构建一条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借助斯丁族土锦与丝绸的结合来提升其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当地人民坚定信心,全力投入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织锦技艺的事业中,让它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通过优化织布材料、加大图案设计投入、扩大市场推广等措施来提升土锦布服饰的品质,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当这项手工艺成为稳定的生计来源,土锦布编织技艺才能得到长期保护与传承,从而真正发挥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完)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