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东盟年:第52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重点讨论实施经济计划进展等问题

第52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重点讨论在2020年越南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时审查实施经济计划的进展;更新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新情况和防控工作,其中包括制定东盟全面复苏计划等。
2020东盟年:第52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重点讨论实施经济计划进展等问题 ảnh 1越南工贸部部长陈俊英主持了会议。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第52届东盟经济部长视频会议(AEM-52)于8月25日下午在河内举行。越南工贸部部长陈俊英主持了会议。东盟各国经济部长、东盟秘书长、东盟商业咨询理事会代表等出席会议。

第52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重点讨论在2020年越南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时审查实施经济计划的进展;更新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新情况和防控工作,其中包括制定东盟全面复苏计划等。

在会议上,各位部长也审查、讨论并通过由东盟经济高官会(SEOM)提交的部分文件,包括东盟数字一体化指数、东盟创新中心对接的参照条款(TOR)、推动东盟中的全面经营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东盟数字一体化指数、东盟创新中心对接的参照条款是越南在担任2020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提出的13项优先倡议中的两项。其余的倡议仍在促进开展过程中,预计按计划在2020年内完成。
2020东盟年:第52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重点讨论实施经济计划进展等问题 ảnh 2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尽管在东盟许多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式仍复杂难料,但越南仍加大举行部级、司级以及工作小组级的会议,确保东盟经济合作框架正常运行,促进贸易、投资、对接和创新活动等。值得一提的是,越南主动提出并积极参与地区的各项倡议,旨在促进经济恢复、保持地区和世界的生产链和供应链。

对于东盟区内,发表东盟经济部长联合声明,河内行动计划。对于东盟区外,发表东盟加三经济部长联合声明和行动计划;东盟与日本经济部长联合声明和行动计划;东盟与中国经济部长联合声明和行动计划;东盟与韩国经济部长联合声明和行动计划。

此外,会议还就加强谈判并力争于2020年底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贸易协定》(RCEP)、开展东盟共同体的2025年总体计划、越南在2020年提出的13项优先倡议的落实进度以及东盟与中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韩国、美国、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等的经济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完)

越通社

更多

芒族人开夏节。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芒族人民团结一致 决心与党共创未来

征求人民对提交越共十四大各项文件草案的意见是发挥民主性并在国家发展道路上动员全民智慧和心血是重要一步。这一过程得以广泛、公开、透明进行,聚焦重大议题,确保文件反映人民的意愿和愿望,同时增强信任,凝聚社会共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提交越共十四大的各项文件内容,满足新时期国家发展要求。富寿省人民坚信团结一道,决心与党共创国家未来。

国会经济与财政委员会主任潘文买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国会常委会第51次会议:以创新思维推动立法工作

11月5日晚,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就国会决议草案关于解决《土地法》实施过程中困难障碍的若干机制政策;国会关于落实2025年8月22日政治局第71-NQ/TW号决议中有关教育与培训突破性发展的决议草案的若干特殊机制和政策;《国家储备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讨论和提出意见。

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推动高科技活动发展

按照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的议程安排,11月6日上午,国会代表分组讨论了三项法律草案,分别为:《建设法(修正案)》、《地质与矿产法若干条款修改补充法案》以及《农业与环境领域相关法律若干条款修改补充法案》。

越南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邓明魁代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主持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预算与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前省长阿纳托利·阿尔塔莫诺夫颁发友谊勋章。图自越通社

越南向俄罗斯友人颁发友谊勋章

11月4日,越南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邓明魁代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主持了仪式,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预算与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前省长阿纳托利·阿尔塔莫诺夫(Anatoli Dmitrievich Artamonov)颁发友谊勋章。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聚焦科技合作议题

在第十七届东海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越南外交学院11月5日在岘港市同越南海岛局、农业与环境部、岘港市外务局及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科技合作: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2025年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

坚海特区区委副书记段红唯。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期待对特区出台具有特殊性的机制和政策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提出意见时,安江省坚海特区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表示,提交越共十四大的政治报告草案充分体现了发展思维上的创新与突破、战略眼光以及建设一个富强、繁荣、幸福国家的宏伟愿景。通过此举,干部、党员和人民积极为党的路线方针建言献策,聚焦国计民生重大问题,并紧密结合地方与国家的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