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独立宣言》的永恒价值

整整76年前的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巴亭广场宣读《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即现在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除了向全世界宣告一个独立自由的越南已经诞生的特殊意义外,《独立宣言》还具有重大的历史和实践价值,体现了胡志明主席超越时代的智慧和视野。
1945年9月2日《独立宣言》的永恒价值 ảnh 1胡志明主席在巴亭广场宣读《独立宣言》。

越通社河内——整整76年前的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巴亭广场宣读《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即现在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除了向全世界宣告一个独立自由的越南已经诞生的特殊意义外,《独立宣言》还具有重大的历史和实践价值,体现了胡志明主席超越时代的智慧和视野。

胡志明主席在《独立宣言》的开头强调:“一切人皆生而平等。他们应享有天赋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 1776 年 7 月 4 日公布的《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不朽名句,从广义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全世界的各个民族生来就是平等的,无论哪一个民族都有求生存、享受安乐与自由的权利。”

民族独立的经典论述

这是一个生动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辩证科学论证。 胡志明主席援引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人权内容作为其论点的基础,使之成为民族权利观。越南国家事实政治出版社黎文安副教授博士说:“美国和法国的两项《宣言》只单纯涉及天赋人权,但胡志明主席则将之作了扩展即, “从广义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全世界各民族生来就是平等的,无论哪一个民族都有求生存、享受安乐与自由的权利。这就是他老人家的天赋。正是在这个观点的指引下,他老人家完成了具有 “时代价值” 的宣言。这就是《独立宣言》的亮点。”

历史也证明,二战结束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运动蓬勃发展并持续至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地诞生了一系列独立国家。 这足以证明《独立宣言》中所肯定关于追求自由和独立是全人类、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的论点。

保持原有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几十年来,世界和地区在国防、安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场战争、冲突和危机爆发,其中世界各个大国之间的激烈对抗和竞争不断发生。从这些多维的变动中得出了许多宝贵的道理,其中包括已经成为真理的观点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和伙伴,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和对手, 只有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永恒的”。因此,1945 年 9 月 2 日的《独立宣言》强调和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这是国家的最高利益。这体现了胡志明主席的现实眼光和宽广的历史视野。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2020年在参观主席府内的胡志明主席遗迹区时再次强调:“胡志明主席在历史的巴亭广场宣读了《独立宣言》。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件。迄今,《独立宣言》仍保持其原有价值。它体现了伟大领袖、世界文化名人——胡志明主席的思想、智慧、本领和人格。践行《独立宣言》是我们的责任。无论如何也要捍卫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反映客观真理,激发渴望,追随进步社会的共同理想,这是包容性的理想,也是1945年9月2日的《独立宣言》至今仍保持原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最大源泉。(来源:越南之声广播电台)

越通社

更多

国防部副部长黄春战上将酋参加2025年迪拜航空展。图自《人民军队报》

越南国防部代表团参加2025年迪拜航空展

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防部邀请,由越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国防部副部长黄春战上将率领的越南国防部代表团赴阿联酋参加2025年迪拜航空展(Dubai Airshow),并与阿联酋国防部开展工作会晤。

阿尔及利亚一流政治经济专家古米里。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阿尔及利亚关系迎来具有转折意义的发展机遇

关于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此次访问阿尔及利亚的意义,古米里先生强调,这不仅是巩固传统友好关系的契机,也可能成为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投资、文化及民间交流等各领域加速深入合作的里程碑。据他评价,越南与阿尔及利亚拥有“良好的关系基础,但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政府总理范明政和夫人黎氏碧珍拜会科威特前首相谢赫·纳赛尔·穆罕默德·贾比尔·萨巴赫。图自越通社

政府总理范明政拜会科威特前首相

11 月 17 日傍晚,正在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前往该国前首相谢赫·纳赛尔·穆罕默德·贾比尔·萨巴赫的私人官邸进行拜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王储 。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王储

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正在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当地时间11月17日中午,在科威特首都巴扬宫会见了科威特王储谢赫萨巴赫·哈立德·萨巴赫。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正在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当地时间17日上午在科威特首都巴扬宫出席隆重欢迎仪式后会见了科威特国王米沙勒·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