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高官会落下帷幕

为期四天的第18届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AMAF ASEAN +3)高官会于8月8日在承天顺化省顺化市圆满落幕。
第18届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高官会落下帷幕 ảnh 1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承天顺化省 ——为期四天的第18届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AMAFASEAN + 3)高官会于8月8日在承天顺化省顺化市圆满落幕。

作为第40届东盟农业和林业部长会议(AMAF 40)主席和第18次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主席,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积极参加了各项合作活动。会议对东盟农林合作活动进行了评估。

第18届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框架下,与会代表集中讨论并通过农业领域优先内容,尤其是东盟与中日韩有关食品、农业、林业的政策框架。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的合作活动包括粮食安全、森林可持续管理、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动植物疾病危机管理等。

第18届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高官会落下帷幕 ảnh 2 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黎国营表示,东盟各国与三个伙伴国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越南重视促进农、林业领域的经验交流与合作,进而加强全地区的共同繁荣。

目前农业不仅集中于产能,而且还寻找措施解决农业领域中的棘手问题。农业正在面临疾病、灾害、气候变化等的种种挑战,对生产活动和人民的生活构成影响,同时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有可能抹去经济发展和减贫事业取得的成果。

黎国营副部长高度评价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协议的开展工作,以及克服灾害后果的地区粮食安全信息体系。黎国营认为,适应气候变化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民,尤其是小农应有更多机会获取信息技术,促进市场发展和加大投资力度,从而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

黎国营建议,东盟与中日韩继续加强能力培训、农业技术转让等的合作,对东盟与中日韩合作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东盟与中日韩应继续促进合作,加强技术转让和农业创新等。

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高官会按照已获政府总理批准的第40届东盟农林业部长会议(AMAF)和第18届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AMAF 3)主席任期提案和越南作为东盟农林业部长会议(AMAF)任期内的活动计划展开。会议期间还举行东盟与中日韩会议和东盟与俄罗斯会议等(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梅文政9月16日在中国南宁会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韩正。图自越通社

越中关系进入日益有效务实的新发展阶段

越通社驻华记者报道,在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CAEXPO)暨2025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CABIS)框架,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梅文政9月16日在中国南宁会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韩正。

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思维。图自越通社

第70号决议: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思维

9月16日上午,中央政策与战略委员会主任阮青毅就政治局于2025年8月20日颁发关于《越南国家能源安全战略2030年的目标和2045年的愿景》的第70-NQ/TW号决议作了专题报告。

越南公安部长梁三光大将与俄罗斯联邦总统助理、国家海事委员会主席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图自越通社

进一步巩固越俄安全领域合作

9月16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公安部长梁三光大将在河内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助理、国家海事委员会主席尼古拉·帕特鲁舍夫。

第59号决议:融入国际体系助推越南迈入新时代

第59号决议:融入国际体系助推越南迈入新时代

9月16日上午,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外交部代部长黎怀忠在全国贯彻落实越共中央政治局各项决议的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指出,第59号决议的出台是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越南融入国际体系的历史性转折点,确立了融入国际体系是越南坚定迈入新时代的战略动力。

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阮辉进出席东盟检察长会议。图自保护法律报

越南积极同东盟携手打击跨境犯罪

9月15日,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阮辉进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与印度尼西亚、文莱、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9个东盟成员国的总检察长共同签署联合声明,推动在打击跨境犯罪方面的合作。

越马旅游推介活动在胡志明市举行。(图片来源:马来西亚旅游促进局)

培育和维护越马友谊

越南和马来西亚都是东南亚国家,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始于数个世纪前。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克服了地区风风雨雨的种种困难,成为两国共同的骄傲,为两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出席会议并发表指导性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总书记: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决议,将为实现发展突破注入新的强劲推动力

在会议上发言时,苏林总书记明确指出,第59号决议及第70、71、72号三项决议贯穿始终的精神是:从“颁布方针”迅速转化为“执行管理”,以人民和企业为中心,以实际成效为衡量标准。各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将决议内容转化为日常工作、具体的行动计划,明确资源、期限、可量化指标,并进行监督与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