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容诺山洞系统的新发现

在得农省举行的第20届火山洞穴国际会议的框架内,国际专家从11月22日至26日对克容诺山洞系统中的部分洞穴进行了勘探。
克容诺山洞系统的新发现 ảnh 1克容诺山洞系统的新发现。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在得农省举行的第20届火山洞穴国际会议的框架内,国际专家从11月22日至26日对克容诺山洞系统中的部分洞穴进行了勘探。

据得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的信息,在对东南亚最长火山洞穴之一的C7洞穴进行勘察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些长约175米的新分支。有了这个新发现,C7洞穴的长度增加到1240多米。
接下来的几天,专家团队将返回C7洞进行测量和三维地图绘制。这将成为该省国际级地质遗产的宝贵科学数据来源,为即将进行的重新评估档案增加价值。

克容诺山洞系统的新发现 ảnh 2克容诺山洞系统的新发现。图自越通社
得农省克容诺火山洞穴是一个于2014年发现、长约 10 公里的玄武岩火山洞穴系统,其规模、长度和独特性创下东南亚新纪录。该洞穴系统截至目前仍保留较为完整,

2018年,在得农省克容诺火山洞穴地区进行考古学挖掘过程中,越南科学家首次在各火山洞穴发现史前人居住的遗迹及其遗骸,距今约6千至7千年。在得农省克容诺县南驼乡C6.1 和 C6坑进行的第一次挖掘中(2018年上半年),已发现各史前人部落留下的文化遗迹、墓葬等。科学家们在克容诺县南驼乡C6.1坑找到3个里面有尸骨的古葬墓(地下0.75米~1.4米)和10具尸骨(包括儿童、少年和成人的尸骨)。据悉,上述古葬墓年代距今约6100年。(完)
越通社

更多

城市内涝正成为河内、胡志明市、岘港、芹苴等越南多个大城市的棘手问题。图自越通社

城市内涝:需要系统化和可持续的应对方案

城市内涝正成为河内、胡志明市、岘港、芹苴等越南多个大城市的棘手问题,造成了经济损失、影响居民生活。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采取以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尤其是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合作。

企业在展会上展示先进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图自越通社

越南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业

包装废弃物正成为越南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这一现实要求必须加快创新步伐,推动采用绿色技术解决方案用于包装生产与包装回收,旨在保护环境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越南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图自政府报

2025年越南绿色建筑与绿色交通周即将举行

由越南建设部牵头,并与各机构、单位配合举办题为“改革创新,推动绿色建筑与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的 2025年越南绿色建筑与绿色交通周将于2025年10月29日拉开序幕。

广治省接收两只珍稀白喉犀鸟。图自越通社

广治省接收两只珍稀白喉犀鸟

广治省林业分局金银林业站10月12日透露,该单位刚从当地一名居民手中接收了两只珍稀白喉犀鸟,并移交给丰芽-格邦国家公园的野生动植物救护、保护与发展中心进行照料,随后将其放归自然。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强降雨可能导致部分低洼区域发生内涝

越南国家气象水文预报中心发布消息,13日下午至夜间,越南东北部地区及清化至河静一带将出现小到中雨,局部地区伴有雷阵雨。预计东北部地区降雨量15–3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70毫米;清化至河静地区降雨量20–4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80毫米。

第11号台风过后暴雨洪涝给越南北部多地造成严重损失。图自越通社

第11号台风过后暴雨洪涝给越南北部多地造成严重损失

截至10月11日17时,第11号台风过后引发的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1577间房屋受损或倒塌,超过10200间被淹。估计经济损失超过7万亿越盾(折合人民币19.44亿元),其中太原省损失最为严重,约4000万亿越盾,高平省约2000万亿越盾,谅山省约1050万亿越盾。

九龙江三角洲努力处理塑料垃圾问题。图自劳动报

九龙江三角洲努力处理塑料垃圾问题

日前,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在芹苴市举行研讨会,分享按照曾获东盟生态学校奖的标准与模式建设“生态学校、无塑校园”的经验,帮助教育工作者及学校领导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相关模式。

11号台风过后发生强降雨在越南多地造成严重破坏。图自越通社

11号台风过后发生强降雨在越南多地造成严重破坏

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坝管理与防灾局初步统计,截至10月8日17时,受11号台风过后的强降雨影响,近2.26万公顷稻田和农作物被淹受损,数十万头家畜、家禽死亡或被洪水冲走,近1.7万户民房被淹,其中多户被孤立或严重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