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春福总理:采取多种措施恢复海洋环境和有效利用台塑集团的赔偿金

7月1日,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在政府6月工作例会和与全国各省市就经济社会情况召开的视频会议上已要求有关部门、行业、地方采取局已措施,全力以赴完成国会所提出的2016年任务目标。
阮春福总理:采取多种措施恢复海洋环境和有效利用台塑集团的赔偿金 ảnh 1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在会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7月1日,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在政府6月工作例会和与全国各省市就经济社会情况召开的视频会议上已要求有关部门、行业、地方采取局已措施,全力以赴完成国会所提出的2016年任务目标。他同时要求采取多项措施来改善海洋环境和有效使用台塑集团河静钢铁兴业责任有限公司(Formosa)11.5万亿越盾(约合5亿美元)赔偿金。

据此,阮春福责成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与有关部门加强配合,草拟渔民扶持政策,其中包括生产扶持政策,推动根据政府67号议定实施的远海捕捞计划更好开展,向受害地区渔民提供直接援助。

此外,阮春福也责成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主持成立环境基金,以减轻因河静钢铁厂排放有毒物质造成的海洋环境损失;责成财政部主持汇总有关部门的政策草案,力争及早在7月提交政府。

阮春福总理说:“我们绝不能因发展经济而忽视环保,特别是人民正感到不满的项目,其中包括后江项目,我们要严格检查、监督,只有在不给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展。如果整个广阔的后江下游受污染了,情况会怎么样?我们一定要严格指导落实,绝不能因发展经济、引进投资而放弃环境。这是必须贯彻落实的主张。”

张和平副总理还建议,赔偿金分配对象需正确的,不让消极现象发生。向人民提供资助时需特别注重职业转换工作,让居民早日能重返大海开展捕捞作业。海洋环境恢复工作需与各体制、标准核查工作并行,从而能监控各家企业排放情况。

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阮善仁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认为,中部地区大批鱼死亡事故的原因和负有责任方正式对外公布对人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这举还表明各家企业有责任保护环境。他同时建议有关机关尽快对外公布安全和不安全渔场,让渔民可在安全区开展捕捞作业,并应向渔民签发安全捕捞证书。

当天上午,各地方代表还继续就上半年经济任务执行情况,下半年任务展开讨论。各部门、行业的代表和政府成员都认为,因遭受政治地缘因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下半年国际贸易情况继续复杂难料。因此,燃料、农产和其他产品的市场会出现变化。然而,各经济部门对下半年经济保持增长势头持有乐观态度。他们都认为出口将保持增长,预计出口总额将增长8.5%。此外,国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释放积极信号,其增长率可达3.5%。

阮春福总理在做出会议总结时已高度评价成府成员、各地方领导的认真讨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精神,强调了建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政府将以为人民和企业服务的精神,不断改善投资经营环境。阮春福总理同时强调政府集中制定和完善各体制、法律和政策机制,向各地方大力授权,为企业消除各约束机制,助推企业增长的责任。阮春福总理还强调了政府、政府总理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范明政总理与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出席越南与南非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南坚定支持非洲提升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南非媒体认为,范明政总理此访以及与南非达成的协议延续了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近期对越南国事访问的结果,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并在农业、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和科学技术等领域扩大合作。

河内市委常务副书记阮文锋代表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分别向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三省各移交100亿越盾援助款项。图自laodongthudo.vn

河内市向得乐省、林同省与庆和省提供300亿越盾救灾援助

为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践行“河内为全国、与全国同行”的精神,河内市于11月24日下午在国会大厦举行援助资金交接仪式,向近期遭受持续暴雨和洪灾严重影响的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省提供总额300亿越盾的救灾资金。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

11月24日上午,由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在河内开幕。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11月23日,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美国驻越南外交使团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在河内联合举办“越南—美国友好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纪念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1995—2025)系列重要活动之一。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