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会见印度总统科温德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的报道,当地时间3月3日万,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在新德里总统府会见了印度总统拉姆·纳特·科温德(Ram Nath Kovind)。
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会见印度总统科温德 ảnh 1在欢迎仪式上的印度总统科温德和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右)。越通社记者 颜创  摄

越通社新德里——据越通社特派记者的报道,当地时间3月3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在新德里总统府会见了印度总统拉姆·纳特·科温德(Ram Nath Kovind)。

科温德对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偕夫人和越南高级代表团来访感到高兴,高度评价此访对进一步密切两国之间传统友谊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意义。

陈大光感谢科温德阁下和夫人及印度人民对越南代表团的盛情接待表示感谢,郑重邀请科温德和夫人在适当的时候对越南进行访问。

两位领导强调,越南与印度传统友谊远远流长,文化历史拥有许多相同之处。两国良好的关系由印度总理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和胡志明主席亲手缔造,两国历届领导人和人民和精心培育的,从在民族解放斗争一直并肩和互相给予支持的朋友成为彼此重要的伙伴。陈大光建议双方加强对青年一代关于两国关系的教育力度,让他们继续维护和弘扬这一良好传统。

陈大光和科温德对两国在政治、国防安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发展感到高兴。两国领导一致同意进一步推动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同时开拓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绿色农业、高科技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加强经济、文化和人文交流。

科温德高度评价越南在东盟的重要作用,感谢越南作为东盟—印度对话伙伴关系协调国(2015—2018年任期)已为印度—东盟关系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强调印度支持东盟在地区架构中的核心作用。

   双方一致同意在各国际场合上继续给予支持。科温德再次强调东盟支持越南竞选2020—2021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感谢越南已承诺支持印度竞选2021—2022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科温德还强调,印度高度重视确保航行安全和自由,遵守国际法,在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和平方式解决各争端,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尊重中小国家的正当利益等原则,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值此机会,科温德高度评价在陈大光访问印度之际举行印度越南文化日,感谢越南已为国际瑜伽日在越南顺利举行创造便利条件。

当天晚上,科温德为陈大光一行举行国宴。(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美国纽约时间10月14日,联合国大会在联合国总部选举2026-2028年任期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图自越通社

国际社会对越南在保护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认可

美国纽约时间10月14日,联合国大会在联合国总部选举了2026-2028年任期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越南以180票连任,票数在亚太地区最高。越南2026-2028年任期的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开始。

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巴西总统府供图

巴西与东盟携手迈向繁荣和平的未来

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将于10月25日至28日出席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峰会。这是巴西国家元首首次参与该机制。基于可持续增长、能源转型和社会包容的共同目标,巴西与东南亚国家正着力强化伙伴关系。趁此机会,越通社驻南美记者就巴西与东盟关系发展前景采访了卢拉总统。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总理主持召开铁路项目促进会议

10月23日上午,越南政府总理、铁路领域国家重点项目工程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主任范明政在政府驻地主持指委会第四次会议。会议与18个铁路项目过境省市进行视频连线。

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国防安全与对外委员会主任黎晋进和越南代表团出席会议。图自越通社

越南积极参与各国议会联盟第151届大会各项活动

据越通社驻日内瓦记者报道,在越南国会2025年外交计划框架下,由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国防安全与对外委员会主任黎晋进率领的越南国会代表团已出席于10月19日至23日在瑞士举行的各国议会联盟第151届大会(IPU-151)及相关会议。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主持《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筹备工作部署会议。图自越通社

《河内公约》:瑞士专家高度评价越南的主动性和发展潜力

即将在河内举行的《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以“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面向未来”为主题。该活动不仅标志着国际网络安全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体现了越南多边外交的特殊影响力,因为这是越南境内首次有一个地名与联合国公约直接关联。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更好地保护存款人权益

按照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议程,10月23日上午,国会将在大会堂召开全体会议,听取有关《破产法(修订案)》和《存款保险法(修订案)》两项法案的呈文与审查报告。随后,国会将对这两项法案进行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