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外交会议:越南驻外代表机构主动推动贸易投资合作

题为“越南外交:主动、创新、高效,胜利实现越共十二大决议”的第30届外交会议从8月13日至17日在河内召开。值此机会,越南驻外代表机构首席代表就推动贸易、投资、劳务合作、优先支持各地方、企业融入国际社会、经常提供关于市场和贸易防卫政策以及各国对越南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方面交换意见。
第30届外交会议:越南驻外代表机构主动推动贸易投资合作 ảnh 1
会议全景(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题为“越南外交:主动、创新、高效,胜利实现越共十二大决议”的第30届外交会议从8月13日至17日在河内召开。值此机会,越南驻外代表机构首席代表就推动贸易、投资、劳务合作、优先支持各地方、企业融入国际社会、经常提供关于市场和贸易防卫政策以及各国对越南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方面交换意见。

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活动是外交业经济外交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集中营造国际环境,构建便利的双边合作框架,协助企业开展投资经营活动;同各部委行业配合促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

[越南第30届外交会议:外交的三大支柱须共同创造巨大影响力]

越南驻外代表机构已开展支持企业参加或举行企业论坛、国际展销会、展览会、在世界各国举行越南商品周等的多个旅游、贸易、投资促进活动。越南驻印度大使馆还鼓励印度大型集团对越南进行投资,协助他们解决在投资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

越南驻印度大使孙生成强调,截至2018年4月,印度在越南开展的投资项目共有182个,注册资金为8.16亿美元,在对越南投资的12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28位。他强调,互联互通在越印两国经济交流活动中有着关键作用。首先,互联互通将为旅游业带来利益。出国旅游的印度游客量逐年增长,目前,每年出国旅游的印度游客量达2200万人次,未来将提升为5000万人次。2017年,东南亚地区接待印度游客量达350万人次,其中赴泰国和印尼旅游的印度游客数量分别为160万和50万人。越南接待印度游客量也逐年增长,从2016年的8.5万人次提升到2017年的11万人次,预计2018年该数字有望达15万人次。如果两国开通直达航线,该数字可达30万人次。

两年来,越南与南非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各级代表团互访频繁,双边年均贸易额保持在10亿美元的水平。越南驻南非大使武文勇表示,经济外交一直被视为外事工作三大支柱之一。因此,越南驻南非大使馆一直加强支柱建设,积极鼓励扩大市场,将其与越南风土人情宣传推广活动相结合。2017年,越南驻南非大使馆已积极同所在国配合举行南非国际贸易展览会暨非洲七大行业展览会(SAITEX)、永福省贸易投资促进研讨会、东盟-非洲贸易博览会(2017 AABE)、旅游推广展销会等。

在越马两国在政治外交、国防安全、经济、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得以巩固与发展的背景下,越南驻马来西亚大使黎贵琼表示,越南马来西亚商会(MVCC)成立,有助于将马来西亚企业与越南伙伴连接起来,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多投资经营机会。

越南是西班牙在东盟各国中的主要贸易伙伴。10年来,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15%,2017年达30亿美元。两国力争到202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为50亿美元。西班牙正巩固并扩大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家的合作。越南驻西班牙大使吴进勇表示,旅居西班牙越南人社群以及越南驻西班牙大使馆为推动两国关系搭建桥梁。2019年是越西两国庆祝建立“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的一年。因此,两国应继续扩大合作,加强各级、各行业和两国企业代表团的互访。(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王储 。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王储

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正在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当地时间11月17日中午,在科威特首都巴扬宫会见了科威特王储谢赫萨巴赫·哈立德·萨巴赫。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正在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当地时间17日上午在科威特首都巴扬宫出席隆重欢迎仪式后会见了科威特国王米沙勒·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

越南电视台团委书记阮怀担。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制定青年人力资源长期发展战略

征求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的意见,在党制定国家重要路线、政策和决策中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他们当家作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时,每一名团员和青年不仅是“为党建言”,更是“秉持党的精神行事”,使每一个想法成为促进革新的动力。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第57号决议: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行政体系

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22日签发关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的第57号决议(57-NQ/TW)正由各行业和地方本着快速、强有力、可持续、安全的方针深入、广泛而高效地落实。各产业和地方正积极从被动接受行政手续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创新、服务人民和企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