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产品营销链发展

投资发展生产,研究、实验、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制定研究所、企业、组织、个人、合作社及分销商之间的连接链等,是助力河内市农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肯定其地位并逐步进军国外市场的必要措施。
推进农产品营销链发展 ảnh 1附图。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投资发展生产,研究、实验、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制定研究所、企业、组织、个人、合作社及分销商之间的连接链等,是助力河内市农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肯定其地位并逐步进军国外市场的必要措施。

把科技应用于生产之中

河内市农业与农村发展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该市共有133个采用高技术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符合该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并给国家经济带啦高效率。

采用科技的成功典范是常信县宁处乡清河农业合作社。从一个传统的合作社模式,清河合作社已经成功开展河内市关于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第02号计划并成为常信县乃至河内市在有效调整植物品种结构、打造出带来高经济价值的安全、质量农产品等方面上的主力单位。

为了准备1.15公顷高科技安全蔬菜种植地,2012年清河合作社租用宁处乡农民的土地。该乡农民主要从事藤竹编织业及木业,因此他们少于投资发展农业,所以清河合作社的土地准备工作较为顺利。其后,清河合作社抓紧建设安装自动洒水系统的占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的膜屋面及用于保鲜、加工果蔬的两个保鲜冷库,投资总额达近50亿越盾。清河合作社下决心开展采用越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标准(VietGap)的高档蔬菜种植、加工、销售闭环模式发展战略,面向生产有机农产品并取得成功,成为率先把豆芽打入市场的单位,打造出“Vinasafl安全蔬菜”品牌,年均营业收入高达每公顷20亿越盾。目前,清河合作社计划扩大生产规模,为当地近20名劳动者提供月均人均收入为600万至800万越盾的就业机会。

前身为上福村村民小组的章美县同富乡同富有机农业合作社已经成功开展基于有机原理栽培(Pamci)试点项目及采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SRI),旨在提高水稻生产效益与改善清洁的商业环境。归功于Pamci项目的严格有机稻米生产规程,同富合作社的大米不仅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受到季节Pamci认证及越南有机标准认证11041-2:2017。在生产有机大米中所取得的初步成功成为同富合作社把2018年及2019年春季水稻耕作面积增扩50公顷、大米产量达到4.9吨/公顷的动力。除了水稻种植之外,同富合作社还引导社员开展大米大豆轮作换茬种植模式,产量从8吨/一季至10吨/一季,收入高达6亿越南盾/公顷。

同富有机农业合作社社长阮氏月表示,同传统稻米生产方式相比,有机水稻生产模式给社员带来的收入额高出0.8倍(从每公顷年均收入为8900万1增至1.89亿越盾),因此社员感到高兴并放心投入生产。

实现对接、销售农产品

为了为各家合作社、合作组及企业发展高技术农业提供便利,多年来,河内市经常为社员开班培训班,传播中央有关应用高技术及构建农业生产链的文件。此外,该市颁发了有关应用科技与构建农业生产链相关机制及政策的14份文件。因此,社员、合作社及企业所遇到的困难都得以解决或引导解决。特别是,充分意识到构建农产品链不单纯是销售产品这一问题,该市主动加强生产——经营(销售)与银行之间的对接关系的可持续性。

据此,越南农业贸易促进股份公司经理杜黄石表示,目前农业生产单位基本上把握相关规程及技术并生产出良好质量的产品,然而他们还缺乏产品定价相关知识,产品品牌塑造与发展工作仍然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实施联营与对接是需要的,旨在把质量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当今,为了河内市乃至全国消费者知晓有机产品或该市任何农产品品牌,除了确保产品质量及食品卫生安全之外,应通过贸易促进渠道把其推广开来。因此,实现对接销售农产品被视为农产品在地方、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取得稳固立足点并良好发展的关键。

特别是,在工业4.0时代中,对接工作应得以加强,不仅在应用科技方面上,而企业、合作社、合作组要保持与科学家的紧密对接,旨在接近并把握技术。此外,应出台消费需求激发政策,为各经济成分在生产与贸易促进过程中保持紧密对接提供贷款。

预计,河内市粮食、食品、农林水产品月均消费量约为30万吨。据此,河内市大米产量只能满足消费需求的 30%,果蔬满足55.7%,水海产品满足3%等。大多数短缺需求量是用从市外或国外进口的产品来弥补。如果做好生产与贸易促进活动中的密切对接工作,河内市今后一定能保障满足农产品消费需求并占领全国市场份额,甚至出口国外。(来源:人民报)
越通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