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越南旅游新形象 吸引游客的招牌

近段时间,旅游业已成为越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越南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是在昨天举行的“新时期引导越南旅游业发展”研讨会上,各位代表所作出的认定。
近段时间,旅游业已成为越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越南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是在昨天举行的“新时期引导越南旅游业发展”研讨会上,各位代表所作出的认定。

研讨上,各位代表集中讨论越南政府颁发对白俄罗斯和五个西欧国家单方面免签证决议后的具体行动;讨论《旅游法》修改补充路线图,尤其是讨论政府总理关于提高越南旅游竞争力和加强旅游环境管理和确保游客安全等工作。

越南旅游协会主席武世平:“越南政府总理下达的相关指示已满足各地方政府旅游管理的需求,我希望有效落实政府总理的指示将有助于改善越南的旅游形象”。

目前全国共有国际旅行社1460家、国内旅行社1.3家、导游1.55万名、旅游住宿1.6个。然而,越南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旅游产品竞争力以及树立国家旅游品牌等仍存在不足之处。

中央经济部部长王廷惠:“首先要严格遵守市场经济的原则,其二要制定配套且现代的体制框架,以充分开发越南国家及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的潜力及优势,这样才能让越南真正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越南工商会主席武进禄:“越南文化体育及旅游部呼吁国内外个人及组织为促进越南旅游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符合于越南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创意。此外,越南工商会将继续建议政府对我们具有潜力的旅游市场实行免签政策,致力于推动越南旅游业快速发展”。

各位代表认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等将有助于打造越南新的旅游形象。助推越南旅游业发展要依靠各有关部委行业、各家企业以及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越通社-VNA)

更多

参加菊芳丛林小径(Cúc Phương Jungle Paths)跑步竞赛的运动员。图自越通社

通过体育赛事推广遗产旅游

马拉松跑步正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是推广地方形象的有效桥梁。凭借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宁平省正在成为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理想目的地。

三祝寺一直以来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图自人民报

拓展宁平旅游发展空间

宁平省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古老土地,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目前全省拥有大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里也是北部三角洲—沿海地区文化精华汇聚之地,拥有众多颇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和手工艺村落。

 岘港国际机场航站楼。图自越通社

岘港国际机场启用“无纸化”便捷乘机服务

岘港国际机场近日宣布推出全新"无纸化"便捷乘机服务。该服务基于机场VneID电子识别应用程序的面部识别技术(Face ID)实现,目前主要面向越南航空(Vietnam Airlines)和越捷航空(Vietjet Air)两家航空公司的国内航班旅客。

巴贝湖景区一角。图自人民报

为太原省三海湖景区旅游业制定发展规划

位于太原省的三海湖是国家级特别遗迹和风景名胜区,被认为是世界上需要保护的特殊淡水湖之一。然而,在旅游版图上,这一风景名胜区尚未获得与其价值相称的定位,因为缺乏具体的规划来塑造其形象。

顺化古都遗迹保护中心开发的“寻找失落的皇宫”产品被视为一个典型烙印。图自越通社

科技唤醒遗产价值

虚拟现实 (VR)、增强现实 (AR) 和扩展现实 (XR) 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正在成为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从重建遗产空间到提升游客体验,一系列应用新技术的新产品在数字时代中塑造旅游触及公众的方式。

越南成为澳大利亚游客首选目的地

越南成为澳大利亚游客首选目的地

澳大利亚《天空新闻》(Sky News)网站近日刊文称,越南已成为澳大利亚游客寻求“有意义文化体验”时的首选目的地,原因在于这一东南亚国家不仅旅游服务优质良好,而且价格也明显低于其他热门目的地。

永熙湾被石灰岩山脉所环抱,海水清澈湛蓝,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珊瑚礁。图自劳动报

永熙—平立:一条路​多层感受

刚与庆和省合并的宁顺这片土地仍保留着越南中南部沿海的原始质朴风貌。不仅以洁白的盐田、丰饶的葡萄园和古老静谧的占婆塔闻名,这里还有一处让所有旅行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宝地”,那就是DT702沿海公路,也被称为永希-平立路。这条路被誉为越南最美的公路之一,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旅途,阳光、微风和大海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的风景画。

日本仍是最受越南游客青睐的出境游目的地之一。图自人民报

越南人日益积极探索世界

在国际旅游强劲复苏的大背景下,越南人日益积极走出国门、探索世界。2025年上半年,越南国内外多个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越南游客最青睐的出境目的地依次为泰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

宣光省苗旺社把薇夏村赫蒙族社区文化旅游村一角。图自互联网

为高原旅游注入新活力

自2016年底动工建设以来,宣光省苗旺社把薇夏(Pả Vi Hạ)村赫蒙族社区文化旅游村已成为多个赫蒙族家庭共同生活、发展旅游、传承民族文化的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