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志明市公共交通全面推广非现金支付
胡志明市建设局公共交通管理中心10月1日宣布,将在全市巴士、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全面推广非现金支付方式。
胡志明市建设局公共交通管理中心10月1日宣布,将在全市巴士、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全面推广非现金支付方式。
“支持对越南基础设施进行可持续投资:信用担保工具 成功经验与突破潜力”研讨会日前在胡志明市举行。越南国会经济委员会常务委员潘德孝在会上强调,基础设施投资与发展是一项具有长期基础性的战略任务,旨在促进经济增长。
胡志明市明英国际综合医院近日为一名患有大型颅咽管瘤的柬埔寨籍患者成功实施手术。获悉,该颅咽管瘤位于颅内特别危险部位。
胡志明市正准备试点首条专用自行车道,旨在推动绿色交通,以解决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要让这座摩托车王国真正回归到20世纪70-90年代的“自行车黄金时代”,仍面临诸多挑战。
胡志明市正在不断拓展城市空间,重塑品牌与发展战略,其中旅游业取得诸多显著成就,为胡志明市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注入动力。
在2025年生育率低地区人口质量服务提升与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胡志明市人口分局局长范政忠表示,全市超过1.7万名35岁以下生育两个孩子的妇女将按照市政府2024年第40号决议和2025年第32号决议获得300万至500万越盾的补贴。
随着巴地–头顿并入胡志明市,区域发展格局迎来新机遇。新的超级都市不仅强化了东南部地区的整体竞争力,也为更深层次融入国际社会注入动力。
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23日上午与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在胡志明市签署城市发展、建设、基础设施与交通运输领域合作备忘录。
合并后的胡志明市成为超大海滨城市,为水上运动和海洋体育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9月22日,英国皇家海军 “里士满号”(HMS Richmond)护卫舰搭载185名军官和水手,抵达越南龙屋—庆会国际港,开始对胡志明市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
合并后,胡志明市正面临着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和数字服务中心的机遇。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城市需要同步实施多项措施,尤其是加大科技基础设施投资,支持企业接触和应用数字技术平台。
与平阳省和巴地头顿省合并后的胡志明市成为越南首座特大城市,为该城市成为吸引外资的“磁石”和该地区新的投资中心。
9月14日,以色列国际妇女俱乐部(IWC Israel)举办主题为“越南美食、文化与旅游”的专题讲座,主讲人为以色列人类学协会主席、本古里安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高级讲师尼尔·阿维埃利(Nir Avieli)教授。越南驻以色列大使李德忠和夫人出席活动。
基于越中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关系,胡志明市始终重视并积极推动与中国各地扩大友好交流、互利合作。
在符合条件的项目中扩大外资购房限制,被视为房地产市场吸纳国际资金的重要举措,同时彰显了胡志明市作为东南亚房地产国际化地位。
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志明市市委书记陈流光9月12日在胡志明市会见了澳大利亚总督萨曼莎·莫斯廷及丈夫和澳大利亚代表团。
预计,全长4.7公里、总投资约18万亿越盾的吉莱大桥项目将于2026年开工,两年后完工,建成后将连接胡志明市与隆城国际机场。
9月9日,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隆重举行越美建交30周年(1995年7月—2025年7月)庆典,标志着两国双边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距离中秋佳节还有近一个月,胡志明市2025年中秋月饼市场已率先启动。众多知名品牌纷纷推出全新月饼系列,不仅在口味上不断创新,还在设计、包装和款式上大力投入,色彩鲜明、充满传统文化韵味,以吸引消费者关注。
昆岛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8日表示,该园保护与国际合作科昆山站近日联合防空空军军种第367师第294团雷达32站,成功接收一只珍稀黄山龟并放归适宜的自然栖息地。该物种学名为Indotestudo elongata,属陆龟科,已被列入越南政府2021年第84/2021/NĐ-CP号议定IIB类濒危珍稀物种名录。
9月6日晚,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VUFO)、美国驻越南外交使团和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在胡志明市联合举办越南与美国友好交流活动,纪念越美建交30周年(1995—2025年)。
近日,胡志明市计划在市中心、芹耶和昆岛率先试点低排放区(LEZ),为全市推广排放管控措施积累经验。这一动向迅速引发市民广泛关注,空气质量改善与绿色出行成为舆论焦点。
9月4日上午,胡志明市战争遗迹博物馆举行"抗战时期南部美食"专题展开幕式,庆祝胡志明市战争遗迹博物馆建馆50周年(1975.9.4-2025.9.4)、八月革命胜利暨九·二国庆节80周年。
9月3日下午,主题为“塑造旅游业的未来:迈向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的第12届亚太城市旅游振兴机构(TPO)大会在胡志明市正式开幕。本次活动由胡志明市旅游局承办。
在9月2日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胡志明市各大超市系统的购买力持续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