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胡主席投身革命的资产阶级人士

生前, 胡志明主席十分关注爱国竞赛运动,他本人也经常以身作则。 正是如此,当时许多河内资产阶级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为政府捐赠金钱、黄金,并投身革命。 今天我们要探访旅居英国的一个越南家,通过他们的故事,重温胡伯伯在抗法斗争时期的珍贵回忆。
越通社河内 ——生前, 胡志明主席十分关注爱国竞赛运动,他本人也经常以身作则。 正是如此,当时许多河内资产阶级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为政府捐赠金钱、黄金,并投身革命。 今天我们要探访旅居英国的一个越南家,通过他们的故事,重温胡伯伯在抗法斗争时期的珍贵回忆。

这座位于英国伦敦布罗姆利区的小房子是潘青先生的住所。 他就是资产者潘南英(后改名潘华生)之子,曾是河内著名的丝绸商人,很早就跟随胡伯伯参加抗战。 

 今年80多岁的潘青先生对他父亲在跟随胡伯伯参加抗战期间的故事依然记忆犹新。

他跟我们介绍说,当时他家族在河内古街拥有多个大型丝绸店。 1945年9月,为响应胡志明主席的号召,潘华生先生和当时河内不少资产家积极参加“黄金周”运动,为政府捐款捐金。  这一事件改变了他商人的人生,标志着他献身于保家卫国、民族解放斗争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从1946-1954年的9年间,潘华生与胡伯伯和许多革命领导人在越北战区一起生活和工作。 这段时期给他留下了诸多美好回忆和宝贵的教训,也深深改变了这位富商的生活方式。

旅居伦敦越侨潘青说:“1954年河内解放后,我父亲回到河内,也带回了胡主席的朴实无华作风和对他老人家的满满回忆”。

胡伯伯的谦虚朴实等美德直接影响到潘华生先生的性格。

旅居伦敦越侨潘青说:“父亲从抗战区回来后,我母亲非常心疼他,总是为他烹制美味佳肴。但我父亲说不必那么讲究,只要给他做一些像抗战区一样简单的蔬菜就可以了”。

 照片里正在浇树的这位穿着棕色衣服、白胡子和白头发的人就是潘华生先生。 不难看出,他的穿着方式和朴素生活与胡伯伯有很大的相似度。他的言传身教感染了后代。因此, 潘家的三个孩子虽然在英国土生土长、事业有成,但都非常朴实谦虚。

父亲放弃富裕物质生活、追随胡志明主席的民族解放精神,感染了诗人潘青,成为加强他与越南家乡联系的无形纽带。虽然身在英国,但这位诗人一直心系祖国,尤其是河内——他的故乡。 他出版了许多关于河内的诗集,还定期回国参加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完)
越通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