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抗疫第一线

在胡志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志愿者队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充满热情的、不畏困难险阻、冲锋在抗疫第一线来帮助胡志明市早日战胜疫情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以及十分年轻的大学生。
冲锋在抗疫第一线 ảnh 1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在胡志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志愿者队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充满热情的、不畏困难险阻、冲锋在抗疫第一线来帮助胡志明市早日战胜疫情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以及十分年轻的大学生。

一声令下 义无反顾

国防部越俄热带中心的工作组赴胡志明市支援检测工作已经三个多星期。自从跟随志愿团队到该市参与扑灭疫情以来,杨文义医生每天的工作几乎都是凌晨两三点结束的。

他分享说:“我们的团队有三个女性成员,所以优先安排她们白天值班。我和其他男同事值夜班。有时候样本多,我们工作到凌晨四点”。不久前,杨医生还与越俄热带中心的工作组一起支援北江省扑灭疫情。

越俄热带中心热带生物医学研究所高技术治疗研究中心主任黄德厚医生表示:“中心参与岘港、广平、北江和其他一些省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凭着积累到的经验,这次继续赴胡志明市参与抗疫,工作组共有七人。截至7月24日,来胡志明市20多天后,我们接收了13632份样本,并发现了923份呈阳性反应的样本”。

冲锋到胡志明市抗疫第一线的还有全国多地各所高校的学生队伍。其中,海阳医学技术大学派出了由300多名大学生组成的一支雄厚的团队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这也是最早来到胡志明市的单位之一。

胡志明市和全国的喜讯

河南省支援胡志明市的医疗工作组组长陈德理医生早就明确了这是一场持久战。工作组将近40人,8名医生、27名护士和5名技术人员,被分工到位于福门县的九号野战医院工作。到医院接受任务的第一天,工作组接收了近百名患者,所有医务人员要坚持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所有工作才稳定下来。

陈德理医生分享说:“每天的患者都将近700人,我们确定要把工作做完,不在乎时间的问题”。

阮氏红芳护士表示,这次赴南方支援抗疫,她受到家人的很大支持和鼓舞。凭着20年从业经验,阮护士被委以照顾重症患者的重任。头几天,很多人不够理解和严格执行防疫规定,所以工作更加困难。她要经常解释,并勉励患者提起精神,让他们更加放心。
作为女性,阮护士经常想念家人,尤其是在胡志明市突然下起大雨的时候。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她打电话问候家里人,叮嘱小孩听爷爷奶奶的话。

截至7月24日,九号野战医院共有86名康复患者。未来几天,预计会有数十名患者康复出院。这是胡志明市乃至全国的喜讯,也是他们继续携手与胡志明市打赢这场十分艰巨的阻击战的巨大鼓舞源泉。

医者父母心

和富野战医院于7月7日在永隆省龙胡县的和富地区综合医院基础上成立的,这里有永隆省最大的新冠肺炎社区感染群体。

7月8日,永隆眼科医院护士阮黎国平志愿到和富野战医院来工作。他目前负责确诊患者,每天为他们安排药物,照料生活起居。他说:“经常接触病人,我发现他们很担心自己的病情。因此,我们既要鼓励他们,又要绝对遵守治疗流程和方案”。

该医院目前有50张病床,有医院的人员,也有其他地方支援的力量。与阮黎国平一样,他们都是志愿报名奔赴抗疫第一线的,工作和生活全天24小时都在医院之内,与外部完全隔离开来。

这是既是全力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又如同团结一心、相互关爱和理解的一个家。阮伯庆铃医生分享说:“来到这里的头几天,一切都很陌生,从工作设施到同事、朋友,我十分担心。但是一个星期过去,一切都稳定下来。在医生看来,患者是亲人。所以我们努力治疗,希望他们早日康复”。

当同塔省连续出现多例死亡的重症患者的时候,卫生部、顺化中央综合医院、芹苴综合医院、北江省的专家、医生团队义无反顾地前来支援,不管昼夜地努力抢救那些在沙沥综合医院、同塔肺科医院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们。

一个月坚守在医院,面对着无数感染的风险,目睹着患者无法战胜病痛的场景,同塔省的医务人员很受打击,甚至出现恐慌。然而,远道而来的同事们提供的及时帮助,是支持治疗工作的一种资源,也是对当地医务人员在精神上的巨大鼓舞。他们来自祖国各地,但本着“一国同胞须互助互爱”精神,已经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参与检测和治疗工作,帮助很多患者战胜了病痛,回归正常生活。他们的美好形象有力弘扬了“医者父母心”的传统。(来源:越南《人民报》)
越通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