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据《越南之声》,在越南54个民族中,有的只有几百人口,也有的1985年才发现。尽管居住在山区和偏远地区,有着奇特的风俗和特殊的生活习惯,但他们仍是越南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其中就包括越南人口最少的5个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义安省相阳县的俄都族(Ơ Đu)同胞。
俄都族同胞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14世纪末,俄都族社区发生了巨大变动。在动荡时代,俄都族同胞遭到追击、逮捕、面临绝境。人口少,实力弱,为避免种族灭绝,大部分俄都族同胞隐藏了自己的语言,名称,风俗习惯,藏身于其他少数民族背后。这是俄都族同胞的生活深受其他少数民族影响的主要原因。
因此,多年来与泰族同胞和克姆族同胞共同生活也形成了俄都族同胞特殊的文化。越南民族学博物馆文化研究部部长邓严万教授说: “实际上,现在已经没有纯俄都族家庭了。要么是俄都族妻克姆族夫,要么是俄都族妻泰族夫。这是社会学现象,同时也是俄都族同胞成为五十四个民族中人口第二少的少数民族的原因。”
俄都族因人口稀少而未能保护和传承自己的语言,村里只有几个老人会说俄都族语,但在书写时要使用泰族语。所以俄都族人同时使用克姆族语与泰族语的混合语言。
俄都族是越南少数民族当中迁移时间最长的民族之一,但俄都族仍保持着本民族特色。2006年,生活逐步稳定后,俄都族同胞再一次迁徙,以便政府在这片土地上建设帮威水电站。俄都族同胞迁到义安省相阳县娥眉乡望门村定居。尽管生活困难但他们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据1935年的统计,当时俄都族人口只有34人,而现在生活在克姆族和泰族社区中的俄都族人已增至70户家庭,相当于400至500人。
俄都族人居住在高脚屋。高脚屋共有四层屋顶,面朝山,每间高脚屋设有四至八根支柱。建房时,俄都族同胞首先立主柱,然后从左往右、从高往下立其他支柱。
邓严万教授说:“俄都族同胞的高脚屋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它与俄都族信仰有关,有具有较高价值的祭台。一进入俄都族人的住房就会看见与克姆族不一样的祭台。不一样体现在祭台的位置和祭台上的祭祀品上。克姆族人的祭台通常放在别人不能进入的秘密房间——最里间。而俄都族人的祭台放在卧床头,现在则挂上了屋顶。这是区分俄都族与克姆族及泰族的特征。”
现在义安省相阳县娥眉乡望门村的村长老举办了俄都族语培训班,将宝贵的文化遗产教给子孙后代并希望其传承下去。俄都族语言遗产现在只剩下两百多个词语,是巨大的文化损失,这需要俄都族同胞在恢复本民族语言过程中做出更大的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