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生产是槟椥省人民数十年来的传统产业。近年来,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该产业面临的困难日益增加,对盐农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平大县盛福乡和巴知县宝盛乡是槟椥省两大海盐产区。这里的居民从1930年就开始展开海盐生产活动。据悉,2017年槟椥省盐场面积约为1514公顷,同比下降108公顷;盐农近3500人。槟椥省农村发展分局代表透露,2016年盐价低于底价、海盐市场较为暗淡、天气变化无常等是当地盐农决定缩小盐场面积的原因。

近段时间,地方已开展食盐清洁生产模式,但在展开过程中仍遇到不少困难。尽管各家企业已经包销盐农的食盐,盐产量提高一倍,出售价格也上涨15%,但槟椥省盐农仍对食盐清洁生产模式毫无兴趣。因为,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采用清洁生产模式,盐农要投资约5000-6000万越盾。这对盐农来说也是一大笔钱。

据槟椥省农村发展分局的数据,年初以来,该省海盐收获量约为1.85万吨。迄今,库存量约为18320吨,其中巴知和平大两县的库存量分别为1.4万吨和4320吨。尽管食盐市场价格同比有所提升,但盐农的利润却徘徊不前。另一方面,检测单位对食品安全要求更加严格,因此该省的黑盐产品供应范围受限制,只能用于干鱼腌制和水产养殖环境改造等工作。

槟椥省是九龙江三角洲第二大盐产地,仅次于薄辽省。据规划,到2020年,该省盐场面积将缩小到600公顷,剩下面积用于建立水产养殖场。为了帮助各户盐农摆脱困难,该省已在巴知县宝石和宝顺两乡制定海盐生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并提交中央各级部门审批。项目投资总额为670多亿越盾。(越通社-VNA)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