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更显军民鱼水情深 hinh anh 1首都司令部军事学校战士们为在此接受隔离的公民准备餐食。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越南人民军队的许多部门、单位近期主动克服困难,配合职能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运送和接收由疫区国家和地区入境越南的人员并对其进行隔离医学观察。不畏困难险阻,无惧感染风险,在危难时刻向民众伸出援手,军队指战员们在全国各个隔离区的所作所为无不展现"胡伯伯部队"的美好形象,留下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深刻印象。
 
让归来者放心接受隔离
 
第五军区军事学校副政治委员黎德贤上校表示,落实第五军区司令部的指导意见,自二月底,除了抓紧实施指战员各项防疫措施,该学校还将可容纳1600人的两个地点作为由疫区国家和地区回国的越南公民的隔离区,并为此做好了全方位准备,接收了医务人员队伍、医疗物资和后勤设备等,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保障营地、床位、被褥和必需品,为前来隔离的公民提供最佳服务。目前,该校刚为结束隔离期回家的52名公民颁发了证书,同时接收了560名越南公民前来隔离。
 
隔离期间,公民享受步兵战士的餐饮待遇以及洗漱用品和医用口罩等,这是国防部提供保障的,单位后勤部门保证一日三餐,送到隔离室内。每天,军医人员与岘港市卫生部门的医生们对所有隔离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隔离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受到精心保障。除了可收看电视、收听关于疫情防控情况和措施的广播介绍,被隔离人员还能正常使用互联网。
 
今年28岁的陈芳贞女士携1.5月龄的孩子,刚去韩国旅行回来。担心孩子被感染,加上生活不习惯,她一开始要求独居一室,但指战员们对母子俩百般关照,为她提供了全部母婴用品。因此,陈女士很快稳定情绪,放心接受隔离,孩子安然无恙。
 
难忘的回忆
 
首都司令部军事学校副校长阮孟富大校透露,早在二月底,该校接收了由疫区国家和地区回国隔离的公民。第一批共752名公民的隔离期已经结束,该校正为第二批的775名越南公民和8名外籍人员隔离提供服务。
 
在执行任务中,学校的指战员同山西综合医院医务人员一起,本着最佳态度和精神提供服务;每个人都不怕困难和艰辛,起早贪黑,对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饮食起居等都关照得无微不至。通过隔离人员临别时匆忙写下的留言,可看出指战员的辛勤付出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认可。
 
陶氏莲是从韩国大邱回来的留学生,兴安省恩施县人。刚结束隔离期的她分享道:"那天在机场接我的不是父母或者亲人,而是军队的指战员们。即便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但通过关心的眼神和无私帮助的言谈举止,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回国公民都有被保护和安抚的感觉。他们如同我们的亲人!我一开始以为14天的隔离是漫长的时间,希望很快就能结束,但事实并非如此。每天,我们都能接受健康问询,有人关心问候,能够锻炼身体。因此,我们更了解疫情及防控措施,也对军队指战员对人民的情谊和责任担当感动不已。200多名指战员宁愿去山上居住,把自己的住处和生活设施都让给了自己的人民,恐怕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
 
在第九军区军事学校接受隔离的乔氏检女士(36岁,河内福寿县人)是正怀着32周宝宝的一名孕妇。她说,一开始十分恐慌,担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但回来的时候,得到医务人员和单位指战员的精心帮助,因此很快恢复了健康。结束了14天的隔离期,乔女士与另外两名孕妇受到朔庄省妇幼医院医生的诊断和咨询,宝宝发育良好。乔女士说,她和全家十分感谢政府,感谢给予精心照顾的医务人员和部队战士们。
 
姮娥女士是一名在意大利的越南留学生,岘港市人,在胡志明市司令部军事学校野战医院接受隔离。对她来说,接受隔离的两周是最难忘的日子,医务人员的精心关照以及美味的一日三餐使她放心隔离,起初的孤单早就烟消云散。"到这里的时候,我孤身一人;出来的时候,我有了另外一个家",姮娥感动地说。
 
用一颗军人的心分担困难
 
越南人民军队总后勤局主任、国防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陈维江中将表示,落实中央军委、国防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本着动员各种资源、军内军外密切协调、军民医结合和"四个就地"的方针,总后勤局近期向中央军委、国防部提供参谋,配合职能部门落实好防疫工作,迄今全军尚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同时很好执行政府交办任务,运送和接收由疫区国家和地区入境越南的人员并对其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截至3月20日,全军部署了103个医疗隔离点,接收27694人,其中结束隔离期16729人,目前接受医学隔离10965人。
 
在不久前召开的国防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委员会第二阶段防疫紧迫任务部署会议上,越共中央委员、国防部副部长、指委会主任陈丹上将明确指出,今后可能会有数万人,其中大部分是越南人回国。总参谋部、军医局要及时掌握和协调相关航班,确保每个单位严阵以待,随时展开疫情防控工作。
 
陈丹上将强调:"我们是人民军队。军队没有任何诉求。执行这个任务是在为人民服务。在困难条件下,一切是军人为人民服务、同人民同舟共济的精神"。(来源:越南人民报)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