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的另一面: 都市里的乡邻之情 hinh anh 1附图:河内市‘集体区’中间的公用院子。(图片来源:越南人民报)

越通社河内——近半个世纪以前,河内市地多人少。那时,内城五门一带耸立着几座4层的装配式建筑楼房(越南统称‘集体区’),夹在中间是几串破烂的四级房子。慢慢的,几栋高楼在旁边建起。接着是私家个人的三四层房子出现,看上去很有门面房样式的味道,只不过这里不开店铺,所以没有卖场活跃的氛围。

而今,大家把这里叫做住宅小区,不再提‘集体区’了。不过,‘集体’的根源依然存在,想拔也拔不了。因为它已经渗入每一间房子、每一道胡同,在每个人的心里扎了根。它就是从大家同甘共苦的最困难的时期开始长起来,想折断它,抛弃它并非易事。

[河内市将开展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喜迎2018年新年]

这么多年,人来人去,物换星移。只有这些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人还是老样子。以前的生活习惯依旧未变,似如繁华都市中的小村子。从外地搬家过来的人也在无意中融洽到这里的生活,慢慢习惯这里的文化。高楼背后那几条弯曲僻静的小胡同,像小溪般一直流到小区中间的公用院子。

这里5栋楼兴建时种植的榕树已经枝繁叶茂。几个正在下棋的大人坐在石桌椅上,几个小孩在旁边一起玩耍。落地的榕树叶被老爷子捡起来,叠成一群水牛,个个头上都有弓形的角。小孩们把榕树花蕾吹成气球,把熟了的榕树果子做为卖货游戏的物品。四季鲜菜、鲜果和鲜花,猪肉、鸡肉、海鲜等从郊区运过来。买货和卖货的都是多年的熟人了。大家互相认识,了解彼此的性格,甚至到了差个几毛几块也无所谓的地步。

生活在小区里的人相互关照,像一个村里的人。这块小小的公用院子变成村子的庭院,交流聚会的场所。早上买菜、吃早点回来后,爷爷和奶奶带着孙子孙女到坐满老年人的报亭里‘旁看’。电子刊物、社交网等他们这双老眼镜怎么能看清楚呢,只有印刷性的报刊,白纸黑墨,他们才能把一字一字地看进去。这就是老年人不可缺少的‘精神套餐’。少吃一顿早点不会什么,但一定不能少看一次早报。爷爷专心地看报纸,孙子也一样埋头看书,周围一片卖场的热闹气氛。

这里的菜市场只不过是临时的摊点,所以每逢喜事或丧事,大家就收起菜摊,一起搭帐篷,忙来忙去跟自个家似的。年底是结婚的季节。整个公用院子变成了厨房。不雇外人,小区里妇女们自己做了几百张餐桌,菜单丰富,竟和高级餐厅差不多。从老家赶婚礼的新郎新娘家属确实想不懂,都不是什么亲属,大家为何一起过来帮助啊?

大多数乡村人以为,城市人都是各顾各的。但在这里,喜事或丧事已不再是自己的事,而是集体的事情了。整个小区的人像是多年生活在一起的一个家族。连圈里人有时候也会自问,什么把大家紧紧地系在一起呢?

乡邻之情只留在竹丛、榕树、水井、亭院的背后?而在现代小区里,各人自扫门前雪。生活富裕了,什么也不缺。如果有缺的,就是缺一个和你走过快和难过的人情,特别是在年过春来的时候。尝到甘甜才悟苦涩。而艰苦、饥寒息息相关,甘甜则一闪而过。所以,乡邻之情直到现在依然在这红尘滚滚的都市里植根。(来源:人民报网)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