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通货膨胀 实现经济复苏 hinh anh 1汽油和石油的零售价格持续下降,但国内商品和服务仍处于高位。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通货膨胀的热潮正在蔓延到所有经济社会活动,使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成为政府调控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不要因为过度害怕通货膨胀的“幽灵”而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压制。

统计总局数据显示,通胀仍在控制之中,2022年前7个月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4%。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结果,表明越南避免了威胁全球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漩涡。但今年最后几个月,通胀压力急剧上升,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提出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形成新的价格水平

在2022年8月发布的越南经济更新报告中,世界银行(WB)将越南2022年经济增长预测从5.8%上调至7.5%。与此同时,世行还警告称,经济复苏取决于正在增加的风险,包括通胀率高、劳动力短缺、主要出口市场停滞、商品价格震荡持续,全球供应链中断。

经济学家认为,越南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的,主要是来自能源价格。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7个月,国内汽油零售价格13次上涨,6次下降,较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涨幅为49.75%,致使CPI整体上涨1.79个百分点。尽管自7月11日起,汽油和石油的环保税降到了最低水平,使汽油和石油的零售价格回落,但国内商品和服务已经形成了新的价格水平,很难降低到旧水平。

前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阮廷宫博士分析说,实际上,通货膨胀已经存在,不再处于低水平。如果只是一些商品类涨价,可以拉下来,但是当各种商品和服务形成新的价格水平时,就很难降了。尤其是汽油涨价的时候,别指望其他产品降价。需要正确了解这种本质,旨在不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价格,而是使用市场工具。

通胀风险也是计划投资部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计划投资部指出,汽油和投入原材料价格高企,加之国内消费回暖之势正在施加通胀压力,增加生产成本。具体而言,来自外部的通货膨胀开始影响国内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中,由于化肥和动物饲料价格高涨,人民在扩大生产、重新放牧和重新种植投入减少的状况已出现。受投入原材料价格压力和运输成本高企的影响,工业生产面临困难。在投资活动中,近段时间,建材价格的突然上涨影响了公共投资计划的实施和拨付进度。出现承包商的施工进度缓慢来等待材料价格降温或转向外资项目找工作的状况,导致实施重点项目的劳动力短缺。此外,大部分地方的房地产价格也出现上涨,形成了新的价格水平,加大了国家和投资者在实施补偿和土地拆迁过程中的压力,影响到公共投资资金的实施和拨付进度。

财政部最近还警告称,通胀是 2022 年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越南也不例外。越南经济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经济开放度大,由于国内生产仍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因此存在进口通胀风险。此外,汇率和利率呈上升趋势。高通胀预测将给宏观经济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可能会降低支持人民和企业的政策的有效性,经济社会复苏和发展计划的效果,增加生活成本,增加人民特别是贫困人民和低收入人群的困难。

金融政策是复苏的支点

当前越南面临的巨大挑战是确保经济复苏和通胀控制之间的平衡,这要求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顺畅配合。

通胀的热度正在扩展到所有经济社会活动,受外部因素(世界进口型通胀的滞后)和内部因素(年底食品价格上涨趋势)的影响,预计通胀的热度还会继续上升。从这一实际来看,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将通胀目标调整至5%左右的可能性,以便根据新形势进行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创造空间。

越南投资与发展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艮文力博士表示,越南经济开放度高,难以避免出现进口型通胀。艮文力博士说: “据测算,今年全球平均通胀率将从2021年的3.8%升至6.2%左右。越南经济深度融入,开放度非常高,因此不能置身事外,如果坚定将通胀保持在4%以下将抑制生产经营活动,会导致供应不足,推高价格,走私和囤积商品等现象”。

财政银行专家强调,越南通胀的原因主要是成本推动,并认为,为了降低通胀,需要集中于没有太大余地的税收和货币政策。如果收紧货币政策,将立即致使生产下降,从而减少商品供应,推高通胀。反之,如果宽松货币会通过提高汇率引发通胀,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随汇率而上涨。因此,越南国家银行在实施这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时非常谨慎,只有在必要时才灵活运用。

品牌发展与竞争研究院院长武智诚博士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财政政策必须成为经济复苏的支点。应该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农业企业、出口企业等。

世行还建议,未来财政政策的重点应集中在实施支持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同时扩大具有目标的社会保障网络,旨在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抵御燃料价格冲击和通胀上升的影响。在金融领域,须密切监督和加强坏账报告和预防,同时出台破产处理机制。如果通胀上升的风险成为现实,消费物价指数超过4%的目标,越南国家银行应准备好转为收紧货币政策,通过加息和收紧货币供应来遏制通胀压力。(来源:人民报网)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