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平省碧洞旅游区终点地段有一个别具一格叫“好大叔”的石洞”。这个石洞是20年前由一位名字叫“好”的大叔所发现并把它当作住宅的。因此,人们把这一石洞称为“好大叔石洞”。值得一提的是,考古科学家在这个石洞里挖掘并发现许多十分珍贵的考古遗址。

这是越南地质矿产研究院 院长陈新文博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保罗·威廉姆斯(Paul Williams)教授和保罗·丁沃尔(Paul Dingwall)教授等三名考古科学家组成的考古科学小组,他们正在认真商讨进入“好大叔石洞”的具体计划。要想达到“好大叔石洞”,他们需要乘船,沿着黄龙将前往好大叔石洞。跟他们三人一起去还有一位菲律宾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家,耶稣·佩拉尔塔(Jesus Peralta)博士。他们四人在黄龙河上划船,几乎都感受到让身心沉浸在山水与原生森林交叉的大自然空间之中的感觉,并欣赏美丽迷人的大自然景色。黄龙河的两边岸上是当代居民日常生活的景象。大概是做了一个小时船的时间,观赏大自然厚爱赐予这里的得天独厚的美丽风景,他们私人的船终于也靠岸了。但是,他们四人还没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而还要经过草茅茂盛、文字如稻壶之多且非常难走的较长泥土路段,才能到达“好大叔石洞”。

这就是“好大叔石洞”,位于海平面7米高处,面积约为40平米。2008年,科学家发现这个石洞,但对好大叔来说,20年来这一石洞早已成为他的家了。阮文好大叔说:“这是自然的石洞,不是我挖成的。1993年,家庭遇到经济困难,生活难过的时候,我离家寻找谋生之路,不然而然找到了这个石洞,于是我把它当作住房,并决定留在这里开设农庄,耕作务农过日,如:种植果树,养羊,养牛等。”

在无意中,大自然送给好大叔这个独一无二的“家”,他购买了一些生活必用品,并在这里生活了20年。但有一点是他完全不知道的,那就是自己所住的地方却是数千年前史前人曾经居住生活的地方。证据是考古家在好大叔睡觉的那张床地下挖出保存较为完整的1.2米厚的史前文化层。这一史前文化层包括石斧、淡水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动物的牙齿和骨头,最多的是山螺壳等。

东南亚历史文化研究家耶稣·佩拉尔塔博士评价说:“根据在好大叔石洞里所发现的史前文化层和我同其他考古专家在宁平省长安名胜古迹群体的其他石洞里进行实地考察时所收集的资料,我认为早在数万年前,史前人曾在亚热带地貌变化过程所造成的石洞和石穴居住生活。”

应该是过不了多久,好大叔要离开这个“家”了。阮文好要把石洞“家”转交给宁平省政府的相关单位。宁平省相关单位将“好大叔石洞”列入长安名胜古迹区规划之中加以保护。目前,宁平省正积极建立档案,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承认包括三谷和碧洞在内的长安名胜古迹区为世界文化遗产。快要离开自己曾经生活了20年的“家”,阮文好大叔当然觉得很难过,但他愿意为国家的大事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阮文好大叔说:“我非常支持这一事情,因为它是文化,是世世代代人的生活文化。应该保护,且值得保护的!不能让它埋没而消失,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怎么样生活的。再说,长安这一块儿是宁平省乃至越南的名胜古迹,现在又增添了古代文化价值。所以我很愿意将我的“家”转交给宁平省政府相关单位。”

碧洞的意思是碧绿色的石洞,这个名字是由越南大诗人阮攸的父亲阮俨于1773年起的,素有南天第二洞之称,次于河内首都南天第一洞的香积洞。长安名胜古迹群体被列入为世界遗产名录后将为长期保护这个名胜古迹群体提供法律基础。相信到时候,发现人类遗产的人一定会得到适当的报酬。(越通社)